<div class="tt-title">第361章 东华收徒灭虎患
却说钟离权来到这山庄草房旁边独自站立了许久,忽然听见庄内有人,正在吟诗一首。诗曰:
自乐平生道,烟罗古洞间;
逍遥多放旷,身伴白云间。
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扳;
康床孤夜坐,圆月上前山。
钟离权听毕,喃喃自语道:“此碧眼胡僧真是饶舌也。”
忽然一个老人身披白袍裘,手扶青藜杖,开启门来,拱袖于钟离权前,曰:“来者可是汉大将军钟离权乎?”
钟离权将军闻言,心下大惊,知道眼前这个老人肯定是一位奇异的高人,于是向前揖礼而答道:“是也。”
身穿白袍裘的老人说道:“何不寄宿于山僧之所?”
钟离权道:“不才受命征讨吐蕃,因兵失利,而单骑奔逃,逃难在路途之中,遍寻了客舍僧房,却尽是草茅荆棘。不才方沿路寻问,已经饥馁不堪。幸好遇到一位胡僧将小人引至庄所,得睹尊颜。乞望先生容留,不才自当报答。”
白袍老翁闻言,让钟离权走入自己的庄子之中,然后拿出茶水放在桌子上面,倒茶给钟离权喝,并且也拿出来珍藏的酒水和胡麻饭用来招待钟离权。
白袍老翁因而劝谓钟离权说道:“功名富贵,总是浮云,战斗攻围者,乃是为凶器也。阁下可曾看见万古以来,江山有何常主,富贵荣华又有何定数?转眼异形之间,就犹如黄粱一梦乎。若贫道行年差长,看破世情,闲居自在,远脱樊笼,虽然不能入道超凡,庶几不若尘世所羁矣。将军,你又何必去苦恋功名,劳心俗虑?”
白袍老翁又说道:“钟离先生现在兵败,是被吐蕃军队袭击军营,受火攻乎?”
此时的钟离权已经是饥饿无力疲惫不堪,于是对老人哀求道:“先生神机妙算,一定是奇人高人,钟离权愿意拜老先生为师,求先生指点迷津。”
那白袍老人闻言,原地转身,摇身一变,就变成了一位身穿绣着八卦图案的黄色道袍,头戴莲花冠的,仙风道骨的美髯道人。此人正是是东华上仙是也。
东华上仙,名王玄甫,天下道教全真道始祖,又名王少阳、东华帝君,后称北五祖之第一祖。有人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也有传闻王玄甫是汉代初期之人。生有奇表,幼慕真风。白云上真见而爱之曰:天上谪仙人也,乃引之入山,授之全套道家秘而不传的功法。遂隐于昆嵛山中,修养性命。
又王玄甫为东华帝君所化身也。号少阳,又号东华子。系天仙东王公所降生,乃亦称为东华帝君,生于战国时。《金莲正宗记》云:“东华帝君生有奇表,幼慕真风,白云上真见而爱之,曰:“天上谪仙人也。”乃引之入道……在人间数百岁,殊无衰老之容。开阐玄宗,发挥妙蕴,阴功济物,玄德动天,故天真赐号东华帝,又曰紫府少阳帝君。度门人正阳子锺离云房,嗣弘法教。
《全真列祖赋》载:“龙汉以前,赤明之上,全真之教固已行矣。但圣者不言而天下未之知耳。逮我东华帝君王公者,分明直指曰:此全真之道也,然后天下惊骇倾向而知所归依矣。帝君乃结庵于青海之滨,受诀于白云之叟,种黄芽于岱阜,煅绛雪于昆嵛,阴功善被于生民,密行远沾于后裔,然后授其道于正阳子钟离公者。”这里明确说东华帝君姓王,其师为白云叟。
帝君姓王氏,字玄甫,道号东华子。生有奇表,幼慕真风,白云上真见而爱之,曰:“天上谪仙也。”乃引之入山,授之以青符玉篆、金科灵文、大丹秘诀、周天火候、青龙剑法。先生得之,拳拳服膺,三年精心,尽得其妙。遂退结草庵以自居,篆其额曰东华观。韬光养晦百有余年,而人未之知也。后徙居代州五台之阳山中,今有紫府洞天,山下有道人县。在人间数百岁,殊无衰老之容。开阐玄宗,发挥妙蕴,阴功济物,玄德动天,故天真赐号曰东华帝君,又曰紫府少阳君。授度门人正阳真人钟离云房,嗣弘法教。所有圣迹,不能具述,全真之道,由此监觞,故立之以为全真第一祖也。这是所见较早记载东华帝君王玄甫生平事迹的文献。
王玄甫在人间百年,殊无衰老之容。王曾学道于赤城霍山 ,服青精石饭,得日精丹景之法,能内见五脏。王玄甫又得白云上真真传,精修三年,尽得其妙。于是背负双剑,行侠仗义。欲除恶扬善时,运太极真一之气,则双剑腾空飞起,事毕复还。有诗赞曰:“隐隐龙楼霭瑞霞,风流紫府少阳家。昆吾高耸光千丈,初放全真第一花。
东华上仙于是点化钟离权,将其收为弟子。赐其号云房,并且传授他飞剑的法术。
这个时候,那个蓬头卷须、碧眼的胡僧也出现在东华子华阳真人王玄甫的身边。这个胡僧立刻显出真身,头戴金箍束蓬发,眼大如铜铃,浓眉飞入鬓,此奇仙怪人就是铁拐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铁拐李笑了笑,对东华子王玄甫说道:“东华兄,你有缘度化此人,我此番前去兜率宫寻太上老君去。据老君所言,玉皇大帝有意让你我寻找人间有德之人修行,集合八仙,扬我玄门。”说罢,铁拐李腾云驾雾飞走了。
却说钟离权得东华真人王玄甫的指示,匆匆忙忙地赶回到家里。
钟离权先是看望其家人,其家人闻钟离权和很多士兵与北蕃战败,踪迹杳然,皆以为钟离权已经战死于军中,举家号哭挂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