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西晋名将王濬出身世家,博学多闻,容颜英俊,多谋善战。举秀才出身,起家河东郡从事。泰始八年(272年),担任广汉太守,平定益州叛乱,迁益州刺史。利用长江上游地势之利,修造战船,组建强大的水军。上书晋武帝,促成晋灭吴之战。咸宁六年(280年),率兵顺流而下,熔毁横江铁链,攻克丹阳郡,率先攻取石头城,接受吴末帝孙皓投降,完成西晋统一大业。凭借功勋,拜辅国将军、步兵校尉,册封襄阳侯。
当初,晋武帝下诏书使王濬攻下建平以后受杜预调度,到秣陵后受王浑调度。杜预到江陵,对诸将帅说:“如果王濬能攻下建平,则可顺流长驱东下,威名显赫,不应受我的制约。如果不能攻下建平,则也无理由去调度他了。”王濬到了西陵,杜预给他写信说:“足下能摧毁吴西边的屏障,便当直取秣陵,讨伐数世为患的逃寇,解救吴民于涂炭之中。再自江入淮,渡过泗水汴水,溯黄河而上,整军还都,这是旷世未有的盛事啊!”王濬大喜,向晋武帝上表并呈上杜预的书信。
王濬将到秣陵时,王浑遣使者令王濬暂停,到自己军中商量事情,王濬张起船帆直往前驶,回报王浑说:“风大,船不能停。”王浑久已打败孙皓中军,杀了张悌等,但按兵不敢前进,而王濬乘胜接受了孙皓投降,王浑感到耻辱而且愤怒,于是向朝廷上表,说王濬违背诏命,不受自己调度,对王濬进行诬告。有司判定要将王濬用槛车征召回京,晋武帝不许,下诏指责王濬说:“伐吴是件大事,应有统一军令。以前有诏使将军受安东将军王浑调度,王浑思谋深远稳重,按兵等待将军。为何径直前行,不听王浑命令,违背制度,不明利害,甚失大义。将军的功勋,铭刻朕心,应当按诏书行事,以维护王法尊严,而在战事将终时,恃功肆意而行,朕将何以行令于天下!”王濬上书解释。王浑又向皇帝呈报周浚的书,说是王濬军得了东吴的宝物,王濬又向晋武帝上表。
王濬回到京都,有司劾奏他违诏不受王浑节度,应坐大不敬罪,交付廷尉。晋武帝下诏说:“王濬开始接受率兵直抵秣陵的诏书,以后才又下诏让他受王浑调度。诏书在途中滞留,没有按时到达,这种情况与不受诏同样看待,于理是不通的。王濬没有及时上表说明王浑向他宣布诏书的情况,这是应当责备的。王濬有征伐灭吴的功劳,一点小错不足以掩盖他的大功。”有司又奏,王濬被赦免后,烧毁贼船一百三十五艘,应下令交付廷尉追究责任。
晋武帝司马炎下诏说:“不要追究。”拜王濬为辅国大将军,领步兵校尉职务。旧制只设步兵五营,新置一营是从王濬开始的。有司又上奏,辅国将军按位次不是很显达的官,应不配置司马,不供给官骑。武帝下诏按外镇将军的标准,供给五百大车,增兵五百人组成辅国营,供给亲骑一百人、官骑十人,配置司马官。封为襄阳侯,食邑一万户,儿子王彝封为杨乡亭侯,食邑一千五百户,赐绢一万匹,又赐衣一套、钱三十万及一些食物。王濬自以为功大,而被王浑父子及豪强所压抑,多次被有司上奏弹劾,每次进见晋武帝时,总要陈说自己征伐的劳苦,及被诬告冤屈的情状,有时显出愤愤不平的样子,退出时不向晋武帝告辞。晋武帝每次都宽恕他。
益州护军范通,是王濬的外亲,对王濬说:“卿的功业是盛大的,可惜有这大功业的人未能尽善。”王濬说:“这话什么意思?”范通说:“卿凯旋归来之日,应该戴上隐士的角巾,回到私宅,口不言平吴之事,若有人问及此事,您就说:‘平吴全凭圣主之德,群帅之力,老夫哪有这种力量呢!’如能这样,那么颜回老聃之不夸其德,汉龚遂‘皆圣主之德,非小臣之功’的雅对,又怎么能胜过您呢!这就是蔺相如所以能让廉颇屈服的原因,王浑对此能不惭愧吗?”王濬说:“我开始害怕会发生类似邓艾灭蜀而被杀的事情,怕灾祸及身,不得不说,也不能把话藏在胸中,这是我的偏激啊。
当时的人都认为王濬功劳大而封赏轻,博士秦秀、太子洗马孟康、前温县令李密等,一起上表诉说王濬受委屈。晋武帝才迁王濬为镇军大将军,加散骑常侍,领后军将军。王浑到王濬家里去,王濬安排卫士严加戒备,然后才接见,他们两个就是如此互相猜疑防备。王濬平吴之后,因功高位重,不再守俭素之业,于是食则佳肴,衣则锦绣,纵情奢侈享受。他所征召引荐的,多是蜀人,表示不遗故旧。后来又转王濬为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特进,散骑常侍、后军将军如故。
自天下为一,晋武帝司马炎渐渐安于现状。正所谓,俗话说得好:“饱暖思淫欲。”晋武帝不脱凡俗,一经安乐之后,自然勾起那淫欲心肠。晋武帝司马炎已经觉得宫里的女子无甚趣味,于是就下诏要在民间挑选美女,并且强调,这期间全国的美女都不准结婚,禁止天下嫁娶。这一次,后宫的女子就增加到了5000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晋武帝司马炎派遣宦官去州郡强征美女;有些未婚的女子为了躲避被挑选入宫,故意把自己弄得面貌憔悴、衣裳褴褛。被选的美女被带进宫里的时候,多有“号哭于宫中,声闻于外,行人悲酸”。大臣胡奋之女也胡芳被选入宫,不住地啼哭,左右侍者劝阻说:“别哭了,皇帝听到后对你没有好处!”
而胡芳却说:“我现在死都不怕,还怕什么皇帝!”其父胡奋有一子,早夭,女儿又被选入宫,他很悲伤地说:“我这两个孩子,男孩入了九泉之下,女孩到了九天之上!”
灭东吴之前,晋武帝司马炎的后宫就已经有嫔、妃、宫女数千人。但是晋武帝仍然不满足,等灭吴之后,晋武帝又把吴国宫中数千名的宫女都运到了洛阳城里,如此,晋武帝的后宫之宫女就多达万人。由于宫女太多,晋武帝司马炎不知所从,连晚上到哪里";宴寝";都难以确定了。
这美女也太多了呀,看得晋武帝司马炎那是眼花缭乱呀,一个个都是如花似玉,美艳无比,这可怎么去临幸这些美女呀?选谁,怎么选,都成了一个大难题。
于是晋武帝司马炎想出了一个绝招:他找木匠精工打造了一个木制的辇车,让羊拉着,自己在车上稳稳地坐着,任由羊拉着车撵随意地走,羊车拉着自己走到哪个宫门就是算临幸哪个宫门,羊车停留的地方,就是晋武帝司马炎临幸的地方。
王宫后宫里有一万多名年轻秀丽的女子,这样“中彩”的概率也还是太低了,于是有的宫女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因为羊爱吃竹叶,还爱吃咸味的食物,于是她们投其所好,将竹叶子撒到自己居住的宫门口,并且在地下也撒上了盐水。
后来这个方法一传十,十传百,王宫里的一万多名的美女子们皆纷纷如此效仿,可是当到处都是竹叶,地面全是盐水的时候,那拉车的羊自然也就感觉到腻了,一点也提不起什么兴趣来奔走了在那些女子的宫门前了。
最终这些女子也只得听天由命了,她们之中能够被皇帝临幸的人那是少数的,而大多数的女子则孤寂地在王宫中过完这清冷的苦闷的一生。
喜欢济公传奇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济公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