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架不住王夫人派人死命的催!那是他王九的娘啊……
王九这才穿戴整齐、磨磨唧唧出房!却又不用先见汪文德了。
因为伯爷王永恩来了!虽说成了亲戚的两人,王永恩不让王九客套?但王九可不能失了尊卑有序的礼数。这是京城!
王伯爷当然是受北党所托而来……
开口就以亲戚身份责怪王九!有困难也不吱声。
像下聘这点事才多大的事?只要吱一声,“朋友们”早就会帮着解决!何必劳动外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着就掏出四张万两银票。
但王九只收两万两,振振有词:下聘之事已闹得满城风雨!不知情者还当他王九在敲诈勒索。
可他王九!是确实将刘帅所赠的嫁妆银,全用于为国戍边,还欠不少债!这是满朝文武皆知之事。
所以,汪氏送来的两万两,那可不是给他王九,而是捐给大明!他当然要坦然收下。
同理,他只收北党的两万两,那也是代大明接受北党捐赠。多了不能要!要了就成敲诈勒索。
尼玛!特有道理的强盗逻辑啊:银子我收下,人情老子不欠!这些都是你们捐给朝廷的,而朝廷本该还给我王九的银子。
捐给朝廷?
王永恩很想从王九口袋中…抢回那两张银票。可他抢不过!也没必要:又不是他一个人的钱……
王九这么不要脸?
那后面的话就真不好讲!因为王九不承认欠谁人情。
不过,王永恩一个北党的外围成员!现在能派来这里,还不是因两人所谓的亲戚关系?
他操那多心干嘛!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讲,也还算很好地完成任务:毕竟王九肯收钱,就意味着误会不算太深……
于是伯爷干脆去“看望”堂妹。既强化下亲戚关系,又搞清下王九回府的状态!回头好交差就行。
王九这才见了下汪文德,还是同一套说辞:接受他对朝廷的捐赠。既不提心知肚明的交易,更不承认欠过任何人情。
先后刚送走两人,宋裕本又来!什么也不提,却主动找王夫人:明天王九去下聘,他来作陪。
京城水深!王九人生地不熟、又年轻,以前对他关心太少……
王九一副无可无不可的冷淡。所传达的信号,则是还怀疑他们行刺!却已无之前那么强烈。
对宋裕本而言,这就行了。只要王九不会马上被东林党拉过去,辽海就暂时不会有事。
毕竟东林在皮岛派的三个主官!现在全靠王九制衡。
宋裕本也去看堂妹。
……
黄昏,圣旨到。
这次连中旨都不是!竟是他喵的皇上口谕。
老太监让王九趴在冰冻地上!巴拉好久万历老儿的苦口婆心。
意思有三层:
一、隐晦话里,有万历的关心:京城可不比辽东单纯,衮衮诸公坏着呢。没事时,就尽量莫出去张扬!小心被人算计死。
二、同样隐晦的话里,在提醒王九:上次天津的事,那肯定是东林;但这次遇刺?还真不一定。
三、关于聘礼。万历老儿认为:普通官员娶亲,聘礼几百两就够!王九就算特殊?几千两也足够!所以万历特给王九赏银四千两。
朱家皇帝太抠搜!
貌似关心的废话说了一箩筐!本该他出的银子却在赖账?
这不能忍……
谢恩毕。王九撑起冻僵的身体!非要拉着传旨的公公进屋喝喝茶、热乎热乎下。
一碇大银奉上,两件事也开始随之请教公公。
一、关于两次遇刺。
天津遇刺,朝廷现今可有说法,可有进展?这么大的事!总不至于推一两个小鱼虾顶罪吧?还有,关于今天当街当众遇刺,朝廷又做何打算?不至于又是建奴吧!
二、京城可有好做的生意?王九要设法赚钱。
为建造、守住东阳堡!义女范冰晶可为之掏钱十多万两。
其人虽被奸恶之徒逼迫死,其名誉虽无人为其恢复,其义行壮举虽无人表彰。但是,范冰晶欠下的好几万两!王九没脸不认账。
喜欢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