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日圣旨令即刻开拔,而王九还要准备?
二十日,辽东经略府的王命旗牌又来!随同王命旗牌而来的,还有乔一琦所率的两千骑兵。
王九耍赖。三天!还给三天的准备时间!要么,你们就将我部当叛贼剿了!反正嘴长你们身上。
两千骑兵剿灭王九的三千弱军,应该够了!但不保险。毕竟,兵虽弱将却蛮强!你剿了兵却跑了将?那反而蛮麻烦。
二十一日一早,又有从山海关而来的四千步兵,据说也是开赴辽沈、救援沈阳,刚好一道。
随着这四千人同来的,是第二前圣旨:沈阳危殆、即刻开拨。
王九百般无奈!
当天就起营拔寨,全军开拔。很明显,再不开拨?人家已准备好剿灭叛贼!而王九这三千弱兵,想打赢六千边军无异痴人说梦。
再说了!这种仗王九一是不愿打,毕竟属于自相残杀;二是打赢打输都是个死……
于是,二月十二才入营立威、夺权!二十一就出发。还练狗屁的兵?卫所兵的身子骨都还没调整好!就这种队伍?去跟建奴野战!
他们已迫不急待……
骑兵、边军的步兵基本没断过给养,身体健壮。卫所兵那身体明显瘦一圈!行军怎能有他们快?
二十二日,王九率部走三十里后,停下扎营。
特点是:走路行军慢吞吞!扎营倒快得起飞!等前后“随行”的两部反应过来?他们基本扎好营寨。
前后两部由乔一琦统一节制!已升副将(副总兵)的他比王九官大一级,差人前来喊王九去他那回话。王九倒也直接:没空。
乔一琦很快率众前来问罪:辽沈危急!你们却故意避战?
王九的回答很气人:乔将军去问问东林君子,他们什么都会骂、能骂、敢骂,骂功天下第一的他们,却绝没个逼脸骂我怯战。
“何故慢吞吞?”
“本来就不急!老子五百人守住不毛之地东阳堡,没花几个钱粮。他东林君子共花七八百万两!近二十万兵守辽沈!还有逼脸说形势危急?”
“你敢抗旨?”
“不敢!走不动。”
“你就是抗旨!”
“随你咋说。”
“来人!传令…”
“乔一琦你给老子想清楚!或许你有信心灭了这三千人。但你问问自己,问问两部将官!谁有信心留下我王九?”
“跑了又如何?天下之大,再无你王九容身之处!”
“嗯,乔一琦你明白人!是这个理,但老子死前也会满天下宣扬!宣扬东林君子不要逼脸。而且,老子若没死在辽沈战场,却死于东林迫害?那辽沈一旦真有事,我倒想知道:东林君子打算推谁出来当秦桧!”
“王九!你我虽有大过节,却并无深仇大恨!本将更非因私废公之人。你其他妖言惑众之语!本将也不听。就问你一句:怎样才会加快速度!”
“很简单,钱粮!”
“何解?”
“看看你们,一个个兵强马壮!他们却快半月没丝毫给养。一路千里迢迢中,他们已饿死三百多!再不给钱粮过来,老子不走了。”
“你果然是反贼!”
乔一琦边说边看向传令亲兵!却被身旁几个将领拉住,有人以对面听不到,他们却都能听的声音劝说。
“将军息怒!真拦不住,不说王九勇猛,就说他那七十个亲兵!据说个个能打败其军中的千户。
所以,即使我们牺牲不小,攻破其营寨后又如何?王九随时可率众冲杀而出,逃之夭夭啊。”
……
就这样,以日行三十里速度,边行军、边养军、边强化军纪号令、边领会熟悉一些战阵,王九部又行军了三日。
军粮来了,六百石泛黄碎米!掺沙碎米先不说,泛黄证明霉米翻晒;六百石是饱腹十日的口粮。
已吃惯了好米和肉食的将士们,从没如现在这样,面前泛黄碎米有如此滔天之怒!个个都叫嚷着要扔掉这些垃圾……
当然不能仍掉!人不吃那也可喂马。哪来的马?会有的。
只是行军要加速!
每天多走十里吧……
二十七日,王九部竟在海边捡到三千匹挽马?神仙保佑啊!
这下好了,不但霉米变废为宝,而且,行李辎重不用背、抬着走了!行军又能日快十里。
三十日,更好的事来了。听说抗虏英雄率部上前线?山东豪商渡海前来相赠千辆战车!而且,载重两千斤的大战车里,堆满了军械与给养!至少够用近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