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情(1 / 2)

传奇 张爱玲 7935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他们家十一月里就生了火。小小的一个火盆,雪白的灰里窝着红炭。炭起初是树木,后来死了,现在,身子里通过红隐隐的火,又活过来,然而,活着,就快成灰了。它第一个生命是青绿色的,第二个是暗红的。火盆有炭气,丢了一只红枣到里面,红枣燃烧起来,发出腊八粥的甜香。炭的轻微的爆炸,淅沥淅沥,如同冰屑。

结婚证书是有的,配了框子挂在墙上,上角凸出了玫瑰翅膀的小天使,牵着泥金飘带,下面一湾淡青的水,浮着两只五彩的鸭,中间端楷写着:

「米晶尧安徽省无为县人现年五十九岁光绪十一年乙酉正月十一日亥时生

淳于敦凤江苏省无锡县人现年三十六岁光绪三十四年戊申三月九日申时生……」

敦凤站在框子底下,一只腿跪在沙发上,就着光,数绒线的针子。米晶尧搭讪着走去拿外套,说:「我出去一会儿。」敦凤低着头只顾数,轻轻动着嘴唇。米晶尧大衣穿了一半,又看着她,无可奈何地微笑着。半晌,敦凤抬起头来,说:「唔?」又去看她的绒线,是灰色的,牵牵绊绊许多小白疙瘩。

米先生道,「我去一会儿就来。」话真是难说:如果说「到那边去」,这边那边的!说:「到小沙渡路去,」就等于说小沙渡路有个公馆,这里又有个公馆。从前他提起他那个太太总是说「她」,后来敦凤跟他说明了:「哪作兴这样说的?」于是他难得提起来的时候,只得用个秃头的句子。现在他说:「病得不轻呢。我得看看去。」敦凤短短说了一声:「你去呀。」听她那口音,米先生倒又不便走了,手扶着窗台往外看去,自言自语道:「不知下雨不下?」敦凤像是有点不耐烦,把绒线卷卷,向花布袋里一塞,要走出去的样子。才开了门,米先生却又拦着她,解释道:「不是的──这些年了……病得很厉害的,又没人管事,好像我总不能不──」敦凤急了,道:「跟我说这些个!让人听见了算什麽呢?」张妈在半开门的浴室里洗衣裳。张妈是他家的旧人,知道底细的,待会儿还当她拉着他不许他回去看他太太的病,岂不是笑话!

敦凤立在门口,叫了声「张妈!」吩咐道:「今晚上都不在家吃饭,两样素菜不用留了,豆腐你把它放在阳台上冻着,火盆上头盖着点灰给它焐着,啊!」她和佣人说话,有一种特殊的沉淀的声调,很苍老,脾气很坏似的,却又有点腻搭搭,像个权威的鸨母。她那没有下颏的下颏仰得高高地,滴粉搓酥的圆胖脸饱饱地往下坠着,搭拉着眼皮,希腊型的正直端丽的鼻子往上一抬,更显得那细小的鼻孔的高贵。敦凤出身极有根底,上海数一数二有历史的大商家,十六岁出嫁,二十三岁上死了丈夫,守了十多年的寡方才嫁了米先生。现在很快乐,但也不过分,因为总是经过了那一番的了。她摸摸头发,头发前面塞了棉花团,垫得高高地,脑后做成一个一个整洁的小横卷子,和她脑子里的思想一样地有条有理。她拿皮包,拿网袋,披上大衣。包在一层层衣服里的她的白胖的身体,实哚哚地像个清水粽子。旗袍做得很大方,并不太小,不知为什麽,里面总像是鼓绷绷,衬里穿了钢条小紧身似的。

米先生跟过来问道:「你也要出去麽?」敦凤道:「我到舅母家去了,反正你的饭也不见得回来吃了,省得家里还要弄饭。今天本来也没有我吃的菜,一个砂锅,一个鱼冻子,都是特为给你做的。」米先生回到客室里,立在书桌前面,高高一叠子紫檀面的碑帖,他把它齐了一齐,青玉印色盒子,冰纹笔筒,水盂,铜匙子,碰上去都是冷的;阴天,更显得家里的窗明几净。

敦凤再出来,他还在那里挪挪这个,摸摸那个,腰只能略略弯着,因为穿了僵硬的大衣,而且年纪大了,肚子在中间碍事。敦凤淡淡问道:「咦?你还没走?」他笑了一笑,也不回答。她挽了皮包网袋出门,他也跟了出来。她只当不看见,快步走到对街去,又怕他在后面气喘吁吁追赶,她虽然和他生着气,也不愿使他露出老态,因此有意地拣有汽车经过的时候才过街,耽搁了一会。

走了好一截子路,才知道天在下雨。一点点小雨,就像是天气的寒丝丝,全然不觉得是雨。敦凤怕她的皮领子给打潮了,待要把大衣脱下来,手里又有太多的累赘。米先生把她的皮包网袋,装绒线的镶花蔴布袋一一接了过来,问道:「怎麽?要脱大衣?」又道:「别冻着了,叫部三轮车罢。」等他叫了部双人的车,敦凤方才说道:「你同我又不顺路!」米先生道:「我跟你一块儿去。」敦凤在她那松肥的黑皮领子里回过头来,似笑非笑眱了他一眼。她从小跟着她父亲的老姨太太长大,结了婚又生活在夫家的姨太太羣中,不知不觉养成了老法长三堂子那一路的娇媚。

两人坐一部车,平平驶入住宅区的一条马路。路边缺进去一块空地,乌黑的沙砾,杂着棕绿的草皮,一座棕黑的小洋房,泛了色的淡蓝漆的百叶窗,悄悄的,在雨中,不知为什麽有一种极显着的外国的感觉。米先生不由得想起从前他留学的时候。他再回过头去,沙砾地上蹲着一只黑狗,卷着小小的耳朵。润湿的黑毛微微卷曲,身子向前探着,非常注意地,也不知它是听着什麽还是看着什麽。米先生想起老式留声机的狗商标,开了话匣子跳舞,西洋女人圆领口里腾起的体温与气味。又想起他第一个小孩的玩具中的一只寸许高的绿玻璃小狗,也是这样蹲着,眼里嵌着两粒红圈小水钻。想起那半透明暗绿玻璃的小狗,牙齿就发酸,也许他逗着孩子玩,啃过它,也许他阻止孩子放到嘴里去啃,自己嘴里,由于同情,也发冷发酸──记不清了。他第一个孩子是在外国生的,他太太是个女同学,广东人。从前那时候,外国的中国女学生是非常难得的,遇见了,很快地就发生感情,结婚了。太太脾气一直是神经质的,后来更暴躁,自己的儿女一个个都同她吵翻了,幸而他们都到内地读书去了,少了些冲突。这些年来他很少同她在一起,就连过去要好的时候,日子也过得仓促糊涂,只记得一趟趟的吵架,没什麽值得纪念的快乐的回忆,然而还是那些年青痛苦,仓皇的岁月,真正触到了他的心,使他现在想起来,飞灰似的霏微的雨与冬天都走到他眼睛里面去,眼睛鼻子里有涕泪的酸楚。

米先生定一定神,把金边眼镜往上托一托,人身子也在衬衫里略略转侧一下,外面冷,更觉里面的温暖清洁。微雨的天气像个棕黑的大狗,毛毵毵,湿哜哜,冰冷的黑鼻尖凑到人脸上来嗅个不了。敦凤停下车子来买了一包糖炒栗子,打开皮包付钱,暂时把栗子交给米先生拿着。滚烫的纸口袋,在他手里热得恍恍惚惚。隔着一层层衣服,他能够觉得她的肩膀;隔着他大衣上的肩垫,她大衣上的肩垫,那是他现在的女人,温柔,上等的,早两年也是个美人。这一次他并没有冒冒失失冲到婚姻里去,却是预先打听好,计划好的,晚年可以享一点清福艳福,抵补以往的不顺心。可是……他微笑着把一袋栗子递给她,她倒出两颗剥来吃;映着黑油油的马路,棕色的树,她的脸是红红,板板的,眉眼都是浮面的,不打扮也像是描眉画眼。米先生微笑望着她。他对从前的女人,是对打对骂,对她,却是有时候要说「对不起」,有时候要说「谢谢你」,也只是「谢谢你,对不起」而已。

敦凤丢掉栗子壳,拍拍手,重新戴上手套。和自己的男人挨着肩膀,觉得很平安。街上有人撩起袍子对着墙撒尿──也不怕冷的!三轮车驰过邮政局,邮政局对过有一家人家,灰色的老式洋房,阳台上挂一只大鹦哥,凄厉地呱呱叫着,每次经过,总使她想起她那一个婆家。本来她想指给米先生看的,刚赶着今天跟他小小地闹别扭,就没叫他看。她抬头望,年老的灰白色的鹦哥在架子上蹒跚来去,这次却没有叫喊;阳台阑干上搁着两盆红瘪的菊花,有个老妈子伛偻着在那里关玻璃门。

从婆家到米先生这里,中间是有无数的波折。敦凤是个有情有义,有情有节的女人,做一件衣服也会让没良心的裁缝给当掉,经过许多悲欢离合,何况是她的结婚?她把一袋栗子收到网袋里去。纸口袋是报纸糊的。她想起前天不知从哪里包了东西来的一张华北的报纸,上面有个电影广告,影片名叫「一代婚潮」,她看了立刻想到她自己。她的结婚经过她告诉这人是这样,告诉那人是那样,现在她自己回想起来立时三刻也有点绞不清楚,要微笑叹息,说:「说起来话长嗳。」就连后来事情已经定规了,她一个做了瘪三的小叔子还来敲诈,要去告诉米先生,她丈夫是害梅毒死的。当然是瞎说。不过仔细查考起来,他家的少爷们,哪一个没打过六零六。后来还是她舅母出面调停,花钱买了个安静。她亲戚极多,现在除了舅舅家,都很少来往了。娘家兄弟们都是老姨太太生的,米先生同他们一直也没有会过亲,因为他前头的太太还在,不大好称呼。敦凤呢,在他们面前摆阔罢,怕他们借钱,有什麽不如意的地方呢,又不愿对他们诉苦,怕他们见笑。当初替她做媒很出力的几个亲戚,时刻在她面前居功,尤其是她表嫂杨太太,疯疯傻傻的,更使她不能忍耐。杨太太的婆婆便是敦凤的舅母,这些人里,就只这舅母这表兄还可以谈谈。敦凤也是闷得没奈何,不然也不会常到杨家去。

杨家住的是中上等的弄堂房子。杨太太坐在饭厅里打麻将,天黑得早,下午三点钟已经开了电灯。一张包铜边的皮面方桌,还是多年前的东西。杨家一直是新派,在杨太太的公公手里就作兴念英文,进学堂。杨太太的丈夫刚从外国回来的时候,那更是激烈。太太刚生了孩子,他逼着她吃水果,开窗户睡觉,为这个还得罪了丈母娘。杨太太被鼓励成了活泼的主妇,她的客室很有点沙龙的意味,也像法国太太似的有人送花送糖,捧得她娇滴滴的。也有许多老爷,得空便告诉她,他们的太太怎样的不讲理。米先生从前也是其中的一个,他在自己家里得不到一点安慰,因此特别地喜欢同女太太们周旋,说说笑笑也是好的。就因为这个,杨太太总认为米先生是她让给敦凤的。

灯光下的杨太太,一张长脸,两块长胭脂从眼皮子一直抹到下颏,春风满面的,红红白白,笑得发花,眯细着媚眼,略有两根前浏海飘到眼睛里去;在家也披着一件假紫羔旧大衣,耸着肩膀,一手当胸扯住了大衣,防它滑下去,一手抓住敦凤的手,笑道:「嗳,表妹──嗳,米先生──好久不见了,好哇?」招呼米先生,双眼待看不看的,避着嫌疑;拉着敦凤,却又亲亲热热,把声音低了一低,再重复了一句「好麽?」痴痴地用恋慕的眼光从头看到脚,就像敦凤这个人整个是她一手造就的。敦凤就恨她这一点。

敦凤问道:「表哥在家麽?」杨太太细细叹了口气道:「他有这样早回家来麽?表妹你不知道,现在我们这个家还像个家呀?」敦凤笑道:「也只有你们,这些年了,还像小两口子似的,净吵嘴。」敦凤与米先生第一次相见,就在杨家,男主人女主人那天也吵嘴来着,非常洋派地,如同一对爱人。米先生在旁边,吃了隔壁醋,有意地找着敦凤说话,引着杨太太吃醋,末了又用他的汽车送了敦凤回家。就是这样开头的……果真是为了这样细小的事开头的,那敦凤也不能承认──太伤害了她的自尊心。要说与杨太太完全无关罢,那也不对,敦凤的妒忌向来不是没有根据的,她相信。

她还记得那天晚上,围着这包铜边的皮面方桌打麻将,她是输不起的,可是装得很泰然。现在她阔了,尽管可以啬刻些;做穷亲戚,可得有一种小心翼翼的大方。现在她阔了,杨家,像这艰难的时候多数的家庭,却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杨太太牌还是要打的,打牌的人却换了一批,不三不四的小伙子居多,敦凤简直看不入眼。其中有一个,黑西装里连件背心都没有,坐在杨太太背后,说:「杨伯母我去打电话,买肥皂要不要带你一个?」问了一遍,杨太太没理会,她大衣从肩上溜了下来了,他便伸出食指在她背上轻轻一划。她似乎不怕痒,觉也不觉得。他扭过身去吐痰,她却捏着一张牌,在他背上一路划下去,说道:「哪,划一道线──男女有别,啊!」大家都笑了。杨太太一向伶牙俐齿,可是敦凤认为,从前在老爷太太丛中,因为大家都是正派人,只觉得她俏皮大胆;一样的话,说给这班人听,就显着下流。

隔壁房间里有人吹笛子。敦凤搭讪着走到门口张了一张,杨太太的女儿月娥,桌上摊了唱本,两手揿着,低着头小声唱戏,旁边有人伴奏。敦凤问杨太太:「月娥学的是崑曲吗?」米先生也道:「听着幽雅得很!」杨太太笑道:「不久我们两个人要登台了,演『贩马记』,她去生,我去旦。」米先生笑道:「杨太太的兴致还是一样的好!」杨太太道:「我不过夹在里面起哄罢了,他们崑曲研究会里一班小孩子们倒是很热心的。里头有王叔廷的小姐,还有顾宝生两个少爷──人太杂的话,我也不会让我们月娥参加的。」

牌桌上有人问:「杨伯母,你几个少爷小姐的名字都叫什麽华什麽华,怎麽大小姐一个人叫月娥?」杨太太笑道:「因为她是中秋节生的。」亲戚们的生日敦凤记得最清楚,因为这些年来,越是没有钱,越怕在人前应酬得不周到,给人议论。当下便道:「咦?月娥的生日是四月底呀!」杨太太格吱一笑,把大衣兜上肩来,脖子往里一缩,然后凑到敦凤跟前,蒙蒙地看着她,推心置腹地低声道:「下地是四月里,可是最起头有她这个人的影儿,是八月十五晚上。」众人都听见了,哄笑起来,抢着说:「杨伯母──」「杨伯母──」敦凤觉得羞惭,为了她娘家的体面,不愿让米先生再往下听,忙道:「我上去看看老太太去,」点了个头就走。杨太太也点头道:「你们先上去,我一会儿也就来了。」

在楼梯上,敦凤走在前面,回过头来睃了米先生一眼,含笑把嘴一撇,想说,「亏你从前拿她当个活宝似的!」米先生始终带着矜持的微笑。杨太太几个孩子出现在楼梯口,齐声叫「表姑」,就混过去了。

杨老太太爱乾净,孩子们不大敢进房来,因此都没有跟进去。房间里有灰绿色的金属品写字台,金属品圈椅,金属品文件高柜,冰箱,电话:因为杨家过去的开通的历史,连老太太也喜欢各色新颖的外国东西,可是在那阴阴的,不开窗的空气里,依然觉得是个老太太的房间。老太太的鸦片烟虽然戒掉了,还搭着个烟铺。老太太躺在小花褥单上看报,棉袍衩里露出肉紫色的绒线袴子,在脚踝上用带子一缚,成了扎脚袴。她坐起来陪他们说话,自己把绒线袴脚扯一扯,先带笑道歉道:「你看我弄成个什麽样子!今年冷得早,想做条丝棉袴罢,一条袴子跟一件旗袍一个价钱!只好凑合着再说。」米先生道:「我们那儿生一个炭盆子,到真冷的时候也还是不行。」敦凤道:「他劝我做件皮袍子。我那儿倒有两件男人的旧皮袍子,想拿出来改改。」杨老太太道:「那再好也没有了。从前的料子只有比现在的结实考究。」敦凤道:「就怕不够。」杨老太太道:「男人的袍子大,还不够你改的麽?」敦凤道:「我那儿的两件,腰身特别地小。」杨老太太笑道:「是你自己的麽?我还记得你从前扮了男装,戴一顶鸭舌帽子,拖一条大辫子,像个唱戏的。」敦凤道:「不,不是我自己的衣裳。」她腆着粉白的鼓蓬蓬的脸,夷然微笑着,理直气壮地有许多过去。

她的亡夫是瘦小的年青人,杨老太太知道她说的是他的衣裳,米先生自然也知道,很觉得不愉快,立起身来,背剪着手,看墙上的对联。门口一个小女孩探头探脑,他便走过去,蹲下身来逗她玩。老太太问小孩:「怎麽不知道叫人哪!不认识吗?这是谁?」女孩子只是忸怩着。米先生心里想,除了叫他「米先生」之外也没有旁的称呼。老太太只管追问,连敦凤也跟着说:「叫人,我给你吃栗子!」米先生听着发烦,打断她道:「栗子呢?」敦凤从网袋里取出几颗栗子来,老太太在旁说道:「够了够了。」米先生道:「老太太不吃麽?」敦凤忙道:「舅母是零食一概不吃的,我记得。」米先生还要让,杨老太太倒不好意思起来,说道:「别客气了。我是真的不吃。」烟炕旁边一张茶几上正有一包栗子壳,老太太顺手便把一张报纸覆在上面遮没了。敦凤叹道:「现在的栗子花生都是论颗买的了!」杨老太太道:「贵了还又不好;名叫糖炒栗子,大约炒的时候也没有糖,所以今年的栗子特别地不甜。」敦凤也没听出话中的漏洞。

米先生问道:「您这儿户口糖拿过没有?」老太太道:「没有呀,今天报上也没有看见。定一份报,也就是为着看看户口米户口糖。我们家这些事呀,我不管,真就没人管!咳,没想到活到现在,来过这种日子!我要去算算流年了。」敦凤笑道:「我正要告诉舅母呢,前天我们一块儿出去,在马路上算了个命。」杨老太太道:「灵不灵呀?」敦凤笑道:「我们也是闹着玩,看他才五十块钱。」杨老太太道:「那真便宜了。他怎麽说呢?」敦凤笑道:「说啊……」她望了望米先生,接下去道:「说我同他以后什麽都顺心,说他还有十二年的阳寿。」她欣欣然,彷佛是意外之喜,这十二年听在米先生耳里却有点异样,使他身上一阵寒冷。杨老太太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也有同样的感觉,深怪敦凤说话不检点了,连忙打岔道:「从前你常常去找的那个张铁口,现在听说红得很哪?」敦凤摇手道:「现在不能找他了,特别挂号还挤不上去。」杨老太太道:「现在也难得听见你说起算命了。有道是『穷算命,富烧香!』」说着,笑了起来。

这话敦凤不爱听,也不甚理会,只顾去注意米先生。米先生回到他座位上,走过炉台的时候看了看钟。半旧式的钟,长方红皮匣子,暗金面,极细的长短针,咝咝唆唆走着,也看不清楚是几点几分。敦凤知道他又在惦记着他生病的妻。

杨老太太问米先生:「外国可也有算命的?」米先生道:「有的。也有根据时辰八字的,也有的用玻璃球,用纸牌。」敦凤又摇手道:「外国算命的我也找过,不灵!很出名的一个女的。还是那时候,死掉的那个天天同我吵。这一点倒给她看了出来:说我同我丈夫合不来。我说:『那怎麽样呢?』她说:『你把他带来,我劝劝他就好了。』这当不是笑话?家里多少人劝着不中用,给她一说就好了?我说:『不行嗳,我不能把他带来。他不同我好,怎麽肯听我的话呢?』她说:『那麽把他的朋友带一个来。』可不是越说越离了谱子了?带他一个朋友来有什麽用?明明的是拉生意。后来我就没有再去。」

杨老太太听她一提起前夫又没个完,米先生显然是很难堪,两脚交叉坐在那里,两手扣在肚子上,抿紧了嘴,很勉强地微笑着。杨老太太便又打岔道:「你们说要换厨子,本来我们这里老王说有一个要荐给你们,现在老王自己也走了,跑单帮去了。」米先生道:「现在用人真难。」敦凤道:「那舅母这儿人不够用了罢?」杨老太太看了看门外无人,低声道:「你不知道,我情愿少用个把人,不然,净够在牌桌旁边站着,伺候你表嫂拿东西的了!现在劈柴这些粗事我都交给看衖堂的,宁可多贴他几个钱。今天不知怎麽让你表嫂知道了我们贴他的钱,马上就像个主人似的,支使他出去买香烟去了──你看这是不是……?」敦凤不由得笑了,问道:「表嫂现在请客打牌,还吃饭吃点心麽?」杨老太太道:「哪儿供给得起?到吃饭的时候还不都回家去了!所以她现在这班人都是同衖堂的,就图他们这一点:好打发。」

老太太找出几件要卖的骨董给米先生看,请他估价。又有一幅中堂,老太太扯着画卷的上端,米先生扯着下角,两人站着观看。敦凤坐在烟炕前的一张小凳上,抱着膝盖,胖胖的胳膊,胖胖的膝盖,自己觉得又变成个小孩子了,在大人之下,非常安乐。这世界在变,舅母卖东西过日子,表嫂将将就就的还在那里调情打牌,做她的阔少奶奶,可是也就惨了。只有敦凤她,经过了婚姻的冒险,又回到了可靠的人的手中,彷佛从来就没有离开过。

米先生看画,说:「这一张何诗孙的,倒是靠得住,不过现在外头何诗孙的东西也很多……」老太太望着他,想道:「股票公司里这样有地位的人,又这样有学问,新的旧的都来得,又知礼,体贴──真让敦凤嫁着了!敦凤这孩子,年纪也不小了,一点心眼儿都没有,说话之间净伤他的心!亏他,也就受着!现在不同了,男人就服这个!要是从前,那哪行?可是敦凤,从前也不是没吃过男人的苦的,还这麽得福不知!米先生今年六十了罢?跟我同年。我就这麽苦,拖着这一大家子人,媳妇不守妇道,把儿子呕得也不大来家了,什麽都落在我身上,怎麽能够像敦凤这样清清静静两口子住一幢小洋房就好了!我这麽大年纪了,难道还有什麽别的想头,不过图它个逍遥自在……」

她卷起画幅,口中说道:「约了个书画商明天来,先让米先生过目一下,这我就放心了。」虽然是很随便的两句话,话音里有一种温柔托赖,却是很动人的。米先生一生,从妇女那里没有得到多少慈悲,一点点好意他就觉得了,他笑道:「几时请老太太到我们那儿吃饭去,我那儿有几件小玩意儿,还值得一看。」老太太笑道:「天一冷,我就怕出门。」敦凤道:「坐三轮车,反正快得很。等我们雇定了厨子,我来接舅母。」老太太口中答应着,心里又想,替我出三轮车钱,也是应该的;要是我自己来,总得有个人陪了来,多一个吃的,算起来也差不多。敦凤又道:「三轮车这样东西,还就只两个女人一块儿坐,还等样些。两个大男人并排坐着,不知怎麽总显得傻头傻脑的。一男一女坐着,总有点难为情。」老太太也笑了,说:「要是个不相干的人一块儿坐着,的确有些不犯着。像你同米先生,那有什麽难为情?」敦凤道:「我总有点弄不惯。」她想着她自己如花似玉坐在米先生旁边,米先生除了戴眼镜这一项,整个地像个婴孩,小鼻子小眼睛的,彷佛不大能决定他是不是应当要哭。身上穿的西装,倒是腰板笔直,就像打了包的婴孩,也是直挺挺的。敦凤向米先生很快地睃了一眼,旋过头去。他连头带脸光光的,很齐整,像个三号配给面粉制的高桩馒头,郑重托在衬衫领上。她第一个丈夫纵有千般不是,至少在人前不使她羞于承认那是她丈夫。他死的时候才二十五,窄窄的一张脸,眉清目秀的,笑起来一双眼睛不知有多坏!

米先生探身拿报纸,老太太递了过来,因搭讪道:「你们近来看了什麽戏没有?有个『浮生六记』,我孙女儿她们看了都说好,说里头有老法结婚,有趣得很。」敦凤摇头道:「我看过了,一点也不像!我们从前结婚哪里有这样的?」老太太道:「各处风俗不同。」敦凤道:「总也不能相差得太多!」老太太偷眼看米先生,米先生像是很无聊,拿着张报纸,上下一了,又一折,折过来的时候,就在报纸头上看了看钟。敦凤冷冷地道:「不早了罢?你要走你先走。」米先生微笑道:「我不忙。等你一块儿走。」敦凤不言语了。然而他仍旧不时地看钟,她瞟瞟他,他又瞟瞟她。老太太心中纳罕,看他们神情有异,自己忖量着,若是个知趣的,就该藉故走出房去,让他们把话说完了再回来,可是实在懒怠动,而且他们也活该,两口子成天在一起,什麽背人的话不好说,却到人家家里来眉来眼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