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最后的结果和忠勇侯最开始的打算有所出入,但胜在皇帝相信了自己的说辞,怀疑并且想要查探冯黎明的真实身份,也算是没有白走一趟。
发现皇帝指派给他和他同行的是熟人后,忠勇侯心中的戒备又少了一层。
果然是天助我也,没想到皇帝信任的人竟然是被自己收买过的太监。
小皇帝,果然不足为据!
忠勇侯非常自信,自信到他离开宫门坐上马车后,也没有发觉到什么不对的地方。
不过在马车离开宫门大概五六百米后,变故就发生了。
这天都还没有暗下来呢,二十多个蒙面的黑衣人就跳了出来,拿着弓箭对着马车乱射了一通,然后又在百姓大叫着跑开后,很是无情地抽出了刀开始围剿忠勇侯带着的护卫。
这一切结束地非常快,在皇宫禁卫军赶到之前,蒙面的黑衣人就完成了一系列行为。
不过禁卫军也不是吃素的,在副统领在场的情况下,硬是留下来三名黑衣人。
但非常遗憾的是,马车内坐着的忠勇侯和那位太监已经没气了,他们的皮肤和嘴唇都泛着青紫色,原来是箭头上抹了毒药,见血封喉的那种奇毒。
忠勇侯在白天遇刺身亡这个消息传到宫内后,皇帝震怒,直接封锁了京城,开始彻查。
尤其是住在遇刺现场附近的官员和百姓,每个人都接受了超过三轮的排查。
凑巧的是,在忠勇侯遇刺的时候,大周国使团的一名使者正好就在附近,而且使团居住的地方和遇刺地点离得并不远。
那么多巧合凑在一起乎,都不需要路无歧下令,大理寺的人很快就把使团的人列入到了怀疑对象中,并且请求路无歧给予他们询问使团的权利。
路无歧自然没有什么意见,确定忠勇侯死的不能再死以后,大笔一挥就同意了,把最大的黑锅扣在了使团的身上。
至于使团会不会因为这个黑锅爆发,路无歧一点都不担心。
这才停战多久了,不管发生了什么,双份之间的战争最快也只能在明年开春开始。
简单一点来说,使团就算真的是凶手,大乾国也做不到马上对大周国开战。
反过来,就算使团知道自己是背黑锅的,他们也只会觉得这个黑锅是值得的。没有了忠勇侯这个帅才,大周国和外族的联军,在明年开春取得胜利的可能性极大。
除了使团悲喜交加外,京兆尹作为负责京城安保的人,估计是最最不希望刺杀时间发生的人了。
急急忙忙写完请罪的奏折后,只能暂时把脑袋拴在裤袋上,亲自带着下属疯狂在京城巡查了。
因为京兆尹亲自出马的关系,那些少尹和主管官员也必须跟着一起摆出态度来,一时间京城小偷小摸的案件急速减少,顺便还有一个人贩子团伙被连根挖了出来,算是让京兆尹戴罪立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