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山指迷赋》的含糊指示,就可以看出封师古在设计地仙村机关方面的巧妙用心,让人对他的才智与手法感到惊叹。
他轻声唤醒旁边的黑背老六,两人共同决定深入探索。
就在距离那个令人不安的死尸不远处,墓道突然拐了一个弯,转过拐角后眼前的景象忽然开阔了许多,一个更大的空间展现出来。
墙壁的凹槽中整齐排列着一排排猩红色的小“楼房”,数量多得难以计算。
近距离观察后发现,这些“楼房”实际上是一块块拳头大的石棺组成的,形状规整,棺盖带有轻微的拱度,显然不是近现代物品。
简单计算一下,估计这里的小石棺数量可能已经超过了数万个,每个都刻有不同的标记:星辰图、八卦、五行、六壬等各种古老符号,有的是文字符号,有的是图案形式,让人应接不暇。
关于那个传说中的棺材山脉,江浩天和黑背老六心头涌现许多假设。难道这些形态各异的小石棺真的是从棺材山脉带来的吗?那么它们的主人们是谁?为什么他们会埋在这里?
最让人不解的是,既然这么小的石棺不能用作正常丧葬用途,里面又到底藏匿着什么样的秘密?
两人握紧火把,缓缓绕行这片小石棺的世界,只见周围有几扇石门散布其中,墓道布局犹如一张复杂的蜘蛛网。
除了名为“空亡”的大门孤单地敞开,其他的出口均紧闭并以坚固的铁铜混合物焊接牢固,显而易见与外界完全隔绝。
这种情形让两位探索者顿悟:传说中的地仙村古墓,并非在这区域之内,而是隐匿在更加深邃的地方。
回想《观山指迷赋》中关于棺材楼及古墓遗迹图的描述,二人的信念愈加坚定。
只有找到乌羊王古墓内所藏的地图或其他指南物,才能够揭示地仙村的秘密。
那些看似普通的小棺材实际上可能是开启机关的重要钥匙。只要足够慎重,避免触碰,就应当没有危险。
尽管《观山指迷赋》的内容复杂晦涩,但其内的智慧常常能够简练高效地解决问题。
对于“二十四千一百一七”的难题,二人明白理解它的答案极少有人知晓。不过如果此数确实正确,他们对解谜棺材并取宝抱有极大的信心。
无论墓内大小棺材历史悠久与否,寻宝规则亘古不变——必先在东南方位点亮火把,象征对未知的尊重和警惕。
检查过那些古老的、静默不动的棺木之后,江浩天开始计划下一步。
他轻轻抽出一细长烛台,打算在墓室东南的一角点燃它,这曾是他在多次冒险中验证过的安全措施。
然而,今次的情景与以往大相径庭。
连续点燃了三根蜡烛,每点燃一支就被神秘的力量即刻熄灭,好似遭遇了隐形的压制。
虽然墓室内部静如深渊,蜡烛也是精心准备,排除了所有外界干扰的因素,但仍出现这般异常情况,暗示着即将发生不详之事,江浩天的担忧也因此加重。
吸了一口气,试图安抚激动的情绪,他重新点燃火柴。直到第四次,蜡烛才发出了极其微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