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四月中旬,县城里天气有些热了。
(本书月份,参照农历) 男人们换上了单薄外衣,女人们也穿上了漂亮裙装。
四月十五,许多路过东门大街的男子,纷纷看向了店里的豆腐西施。
有的哥们儿看一眼还觉得不过瘾,来了个反复路过,偷瞄了好几遍。
今天的豆腐西施,穿着打扮和以前不太一样。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换了行头的豆腐西施,简直可以去掉“豆腐”二字。
一套米白色长裙衬托下,端的是美不胜收。
更刺激的是,豆腐西施今天化妆了。
略施粉黛,光彩照人。
今天店里生意很好,许多大兄弟,根本不是来吃豆腐的。
或者反过来说,专门是来吃豆腐的。
一直忙碌到午后,有几位老哥还不肯走,跟剩下的一点点豆花饭杠上了。
瞧那架势,要吃到天黑。
豆腐西施哪里不明白那几条老光棍儿的心思,只得赔笑道:“各位大爷,实在抱歉,小店下午被包下了,要举办一场素宴。”
“肉不香了吗,哪家人想不开要吃素啊?”
一位老哥带着情绪,坚决不肯走人。
“衙门里一位官爷,说是家里老人信佛,吃素求菩萨保佑。”
豆腐西施应对自如。
“哦,不好意思,打扰了。”
一听是衙门里的人,几位老哥飞快站起来,结了账就走。
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这古老的道理,在几位老哥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眼看客人们走光了,豆腐西施心乱如麻。
“霍大人真的会来吗?”
从昨夜到现在,这个问题,豆腐西施反反复复问了自己八百七十二次。
她既紧张,又害怕。
惶恐不安之中,又带着期待。
她时而怀疑自己在做梦,可身上那套新裙子,又在诉说着一种真实。
那是豆腐西施从成衣店买来的,花了一两银子,现在想一想都心在滴血。
要知道她以前的衣服,一百个铜钱买块布回家自己缝缝补补,能穿好几年。
若是霍大人今天不来,新衣服白买了,心中最美好的期望也落空了。
带着这种不安,她时而又在想,等下霍大人来了,自己该说点什么。
豆腐西施自记事以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矛盾过。
突然,李秀芹听见了白景玄的声音。
今天白十二心情很好,因为昨晚回家睡得很香,再也没做那怪梦。
而且,又做了美梦。
梦到了神仙姐姐。
此刻白景玄没进豆腐店,正在隔壁烧饼店,跟整条街最八卦的吴婆婆聊天,一开始就有教老太太做人的架势:“吴婆婆,跟你说件事,县尉霍大人为了给家里老人祈福,自愿吃素三天。”
“他已经在衙门里吃素两天了,这第三天,改在李家豆腐店。”
“你给街坊邻居们说一声,等会儿霍大人来了,不许围观,不许指指点点。”
吴婆婆也不是省油的灯:“好你个白十二,霍大人轮得到你来传话吗?”
白景玄牛逼哄哄道:“你懂什么,这是私事,大人不想出动衙门里的官差,特地叫我来办事。
信不信由你,别怪我这当晚辈的没提醒过你,管好你那张嘴。
否则,霍大人若是生气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吴婆婆心里怕了,嘴上还很硬气:“你小子别空口白话的吓唬我,霍大人若是肯来,我老太婆自然懂规矩。
若是他没来,看我不找你娘告状去。”
白景玄指了指停在街头的一顶轿子:“看见了没,那是谁的轿子?”
吴婆婆眼光歹毒,认出那是官轿,立马换了一副嘴脸:“哎哟,我的十二少,老太婆刚才跟你开玩笑的,千万别往心里去呀。
我这就去办,保准李家豆腐店左右十步,不,起码二十步,没有一个不开眼的敢过来凑热闹。”
老太太说完这话,挨家挨户去打招呼。
片刻之间,东门大街形成了一片真空区。
吴婆婆在东门大街混了几十年,还是有点东西的。
眼看大功告成,白景玄迈着一种狗仗人势的步伐,走向了街头那顶轿子,低语了两句。
轿帘掀开,一名穿着书生衫的儒雅文士,从里面走了出来。
今天霍谋思没穿官服,特地穿了便装,显得很亲民。
看到豆腐店左右两边的真空区,霍谋思若有所思,心里很满意。
这个小白,果然是个能办事的人才。
在白景玄陪同下,霍谋思一路上连续做着深呼吸。
还没走进豆腐店,霍大人已经紧张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