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白某约了人,不知杜家大老爷可在?”
“杜老县令已恭候多时,请随我来。”
罗蜜雪达成了目的,立刻带路。
走上二楼,白景玄捕捉到了小细节:寻常楼层高度约莫一丈,醉仙楼每层都有一丈五,看起来虽只有三层,高度堪比四层楼阁。
到了三楼那精心设计的过道上,少年看了眼界。
三通县是老式的矮城墙,约莫两层楼高度,站在醉仙楼第三层,视线能够越过城墙,看见北面巍峨的卧龙山,还能看见东门外的白龙江。
山水尽收眼里,端的是美不胜收。
八年前有位丹青大家游玩至此,就在醉仙楼作画,从此《三通山水图》问世。
第二年,这幅画在省城拍卖行,拍出了纹银五百两的高价,使得醉仙楼名声大噪。
像白景玄这种在老旧三合院里长大的孩子,家里连二楼都没有,一辈子都没有格局打开,站在高处看世界的机会。
直到这一天,他的格局打开了。
雅间里面设施华贵而不失典雅,窗户设计得别出心裁,可倚在窗前看见大街上人来人往,给人一种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优越感。
若在黄昏时分饮酒,透过窗户,还能欣赏美丽夕阳。
一种站得高看得远的敞亮感,在白景玄心头挥之不去。
他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大户人家的府邸,总有高高的楼阁。
少年冒出一个从未有过的念头:总有一天,自己要拥有一栋大宅子,里面有手可摘星辰的阁楼。
当然,目前只是想想而已。
那种级别的宅子,没有纹银千两,根本修不起。
言归正传,罗蜜雪很识相,把人送到雅间门口就退下了。
白景玄落座后,与杜致远一番很远。
很快酒菜端上桌,看得白景玄眼花缭乱。
传说中,醉仙楼最贵的酒席,一桌八两银子,号称八仙过海。
摆在白景玄眼前的,正是传说中的八仙过海。
白景玄光是看看,就觉得一阵肉疼。
小户人家办喜宴,一桌通常五百个铜板,能到八百文的就算很体面了。
眼前这种八两一桌的酒席,堪称白景玄生平仅见。
一想到不用自己付钱,哦,那没事了。
杜致远也在暗暗观察白景玄的反应,正如他二弟所说的那样,白景玄果然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只要舍得花银子,能砸得这厮晕头转向。
于是杜老爷带起了节奏:“白公子,我为当初的鲁莽致歉,老夫自罚三杯。”
白景玄也没阻止的意思,有些话,需要通过酒桌文化来传达。
都说贪杯误事,等这老头喝醉了,保不齐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来。
他掌控着节奏,没急着进入正题,先品尝八仙过海的美味。
皇帝不急太监急,见这熊孩子只顾着好吃好喝,杜致远忍不住了:“白大媒,当日阁下对舍弟所言,有一位大家闺秀对犬子青眼有加,也不知是哪家千金?”
白景玄用忽悠金玉楼那一套,给杜致远对上了号:“霍大人老家的风俗,家中长子没成亲,下面的弟弟妹妹也不能成亲。
如今霍县尉已大婚,霍家二小姐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
老夫人年纪大了,盼着她最疼爱的小女儿能找个好人家。”
杜致远顺藤摸瓜:“此次月圆诗会,可是霍府老夫人选婿?”
白景玄态度暧昧:“这不是我该知道的,我只负责送请帖。”
杜致远品出味儿来了,银子不到位,感情也不能到位。
对付这种唯利是图的小人,必须狠狠砸晕了才好说话。
老头装出几分酒意说道:“实不相瞒,自从犬子在霍县尉婚礼上,与婉君小姐一面之缘,回来后对霍家千金赞不绝口。
知子莫若父,犬子那点小心思,老夫看在眼里。”
顿了顿,老县令凭亿近人:“我杜家与霍家也算门当户对,倘若白大媒能够撮合这桩美事,便按照官宦人家的规矩来,一应开支由我杜家承担,谢媒礼八两金!”
白景玄怀疑自己听错了:“金子?”
杜致远财大气粗:“没错,黄金八两!”
白景玄愣了一下,这次真的被砸晕了。
传说中,两大官宦人家联姻,谢媒礼多达八两金。
这种传说只存在于大城市,小地方几十年难得一见。
那可是正儿八经的金子,一两黄金足以兑换三十两白银。
话说两户官宦人家,为什么掏得出八两金?
俗话说得好,千里为官,只为求财。
即使在县城里,也有个说法:三年小县令,一万雪花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