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图册,韩世忠闭上眼睛,思索良久,睁开眼睛道:“官家,有此骑兵,北国骑兵不足为惧也!”
说完,他又朝着赵桓跪下,重重叩首道:“多谢官家赐此兵法!臣必能为官家驱除鞑虏!”
赵桓点头道:“好,好,盛唐到现在已经过去几百年,他们的办法现在也不一定管用,你也不能全信,回去再好好琢磨琢磨吧,去吧,记得保密。”
韩世忠将图册塞入怀中,叩首退下。
从皇宫出来,韩世忠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住处的,晕晕乎乎直到睡了一觉醒来才彻底清醒平静下来……
韩世忠离开后,赵桓对走进御书房的梁师成道,“请张相公。”
……
第二天议政会,又有重臣重提议和,一直对议和不置可否的赵桓突然开口表达了支持,满朝朱紫一下子振奋起来。
面对群情汹汹的满朝重臣,就连李纲都不敢硬顶,只敢就议和条件进行争辩,而不敢直接否定议和。
最终,在赵桓的主持下,议政会决定,和金国议和的条件为,岁币一百万两(每年都给),犒军银两百万两(只给一次)。
之后,在派谁出使金营的问题上,会议卡住了,这种送死的事情,当然没人愿意去。
李纲倒是主动请缨,但赵桓那敢让他去啊,以此人的脾气,八成要死在金营里。
历史上,这次被派去议和的是枢密副使李棁,结果此人胆小如鼠,拜见斡离不时,据说膝行上前!
碰到这样的使节,难怪斡离不会狮子大开口了。
就在赵桓琢么着该派谁去出使金营的时候,少宰吴敏突然开口,推荐李棁。
李棁闻言,脸都吓白了,急忙推脱。
但李敏推荐李棁的理由也很充分,出使金营,首先必须有足够的分量,必须在诸位执政(副相)中挑选,和金人议和,属于战事,自然该派西府(枢密院)执政,枢密使要主持大事,那他这个枢密副使,自然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众人都怕这差事落在自己头上,此时有人用充足的理由推出来个冤大头,自然是人人点头赞同。
除了李纲,他认为李棁软弱,出使金营,恐怕不能为国家争取利益。
李棁看向李纲的眼神就像看到了再生父母。
看着李棁一副就要当场垂泪的怂样子,赵桓不悦道:“你既不愿出使,那就将同知枢密院的职位让出来吧!”
李棁一听,顿时大喜,拜谢道:“谢官家体恤,臣愿让出职位。”
赵桓恨恨的一挥手,“革去李棁同知枢密院职司,让他去提举道观!”
李棁连滚带爬的离开了政事堂。
李棁算是解脱了,剩下的大臣心却悬挂起来了。
除了李纲,其他人都开始躲避赵桓的视线,赵桓直接点名李纲,“李爱卿既然认为李棁不合适,那你推荐一个人吧。”
李纲想了片刻,说道:“我推举兵侍郎书孙傅!”
此时孙傅并不在政事堂,北宋议政会议,一般只有宰相(太宰,少宰,知枢密院事),执政也就是副相(尚书左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同知枢密院事,佥知枢密院事)。其他官员,只有奉召才能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