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赵桓顿时一个激灵,又问道:“你是哪里人?”
“俺是相州汤阴县人。”
“嘶!”难道真是岳飞,赵桓有些不敢相信。
他转念一想,史书记载,岳飞早年就曾投军,有迹象表明,他参加过宋军北伐幽燕的战役,就是刘延庆丢人到姥姥家那次,甚至曾经见过燕京的城墙,当然了,也曾为溃兵中的一员,在那样的战争中,一个士兵无论有多勇武,都毫无用处。
后来因为守孝,岳飞离开了军队,回到老家,直到四年后,靖康之变发生,他又投奔张所部下,登上了历史舞台。
那么这次张俊他们在河北招兵,确实有可能将岳飞给招回来!
忍住心中异样,赵桓回头对侍卫道,“给他几把腰刀。”
拿到腰刀后,岳飞带着几个士兵削木,挖坑,用随身带的绳子(古代士兵随身携带的零碎中大都包括绳索)搭起了几根横杆。
岳飞有让大家按照盔甲大小号,分别挂在几根杆子上,这样一来,就算有人忘记了拿错了盔甲,也不会出现不合身的问题。
等士兵们挂好了盔甲,赵桓指挥着士兵把一辆炮车推到前面的大坑前方。
推好了大炮,赵桓指挥士兵打开炮车后面的箱子,从里面拿出一个圆柱形的,麻布袋子包裹的火药包,和一颗铅铸的弹丸。
他接过火药和弹丸掂了掂重量,感觉两个基本等重,点了点头。
十七十八世纪的火药弹丸重量比一般是1:2,两者等重,就是他要求的双倍药量了。
让士兵将火药和炮弹装填进大炮,之后又将炮弹用推弹杆推入炮管,又在点火孔中装入长长的捻子。
在这个过程中,赵桓越发肯定,此岳飞就是彼岳飞!
因为眼前这个大块头表现出极好的理解力,往往他话刚出口,别人还在消化的时候,他就已经展开正确的行动,甚至指挥别人做事,对赵桓话意的理解基本没有出错过。
装好了炮弹,赵桓拿出铳规,亲自对火炮进行了瞄准,让它对准了两百不之外的那排房子。
铳规这东西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个笔直的长尺,末端安装一个半圆形的板,上面刻画上角度刻度。
这并不难做到,将一百八十度一点点均匀的等分就行了,可以利用简单的直角尺和简易圆规将一百八十对分成六十度三等分,然后在慢慢的一点点的将这些角度平均分成一百八十个刻度,只要足够仔细,分出的角度基本上不会误差太多。
然后,在半圆形刻度板的圆心位置绑一根线,吊一个重物,一个简易的铳规就做成了。
赵桓找了几个大匠,花了几天就弄出来了样品。
测量大炮仰角时,将直尺放入大炮炮管,贴着炮管内壁,如果大炮内管经过镗孔加工,这时候直尺就和大炮内膛中轴线平行了,让垂线自然下垂,读出垂线在半圆板上的角度刻度,就能换算出大炮的仰角。
赵桓将大炮仰角调到5°,也不指望大炮能直接命中对面的房屋,跳弹打到也能体现出炮弹的威力。
之后,他又指挥士兵们用炮车上配备的铁锨在炮车轮子后面堆了个土堆,避免等会后坐力太大,冲进后面给士兵们躲避的大坑里,产生不必要的伤亡。
接下来就是点火了。
赵桓说完点火的方法后,岳飞立即主动请缨,要做这个点火人。
赵桓那舍得他冒险,又强调了一遍点火的危险性,“这次是为了检验炮管是否合格,所以装药师双倍的!也就是说,这大炮炸膛的可能性非常大,炸膛就是……我也说不清,反正很危险,如果点火后,没来得及跳进大坑,大炮又炸膛了的话,那点火的人必死无疑!”
岳飞却并没有因为赵桓的描述而退却,再次要求点火。
赵桓这次直接否决了他的要求,说道:“你待会跟着我!”
也许是被他的话吓住了,除了岳飞,其他人都不愿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