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都留心到了。王夫人最得力的丫头彩云与贾环恋爱,一七五四本
改为彩霞。此处仍作" 彩云" ,因此前面引的这一段还是一七五四年
前的文字,当是加金钏儿的时候追加的。介绍金钏儿出场。
第二十九回极老,回内巧姐儿大姐儿还是两个人,珍珠、鹦哥仍
旧是贾母的丫头,还没给宝黛,改名袭人紫鹃。
回内清虚观打醮,王夫人不去看戏,凤姐儿带着自己的丫头,"
并王夫人的两个丫头,也要跟了凤姐儿去的,是金钏儿彩云" ,在跟
去的婢女花名册上特别突出,显得她们有胆子有地位。彩云仍作" 彩
云" ,显然这一句也是一七五四本前补加的。加金钏儿的时候,同时
在以上三回安下根,使我们对她已经有了个印象。
祭钏泼醋二回是一七五六年春新写的。书中添上金钏儿这人物,
却在一七五四本前的" 红楼梦" 期前,大约一七四○年间。换句话说,
写了金钏儿之死,至少七八年后才写祭金钏。为什么中间隔了这么久?
我在" 初详红楼梦" 里分析全抄本这句异文:" 晴雯(他本作"
檀云" )又因他母亲的生日接了出去了" (第二十四回),也考虑到
此处" 晴雯" 是" 檀云" 笔误,因为" 雯""云" 相差不远,再不然就
是抄手见檀云名字陌生,妄改" 晴雯"其实这都是过虑,这些脂本的
笔误都是一望而知是错字,抄手决不会费心思揣测,去找字形近似的
人名,更不会自作主张代改。
当然原文是" 晴雯" ,否则此处宝玉叫人倒茶,袭人麝月秋纹碧
痕,连几个做粗活的丫头不在侧的原因都一一解释过了,独有晴雯没
有交代。去替母亲拜寿的如果不是晴雯,那么晴雯到哪里去了?
第三十三回贾环向贾政解释他为什么乱跑:" 只因从那井边一过,
那井里淹死了一个丫头,我看见人头这样大,身子这样粗,泡的实在
可怕,所以才赶着跑了过来。" 金钏儿被母亲领了回去,投的井在府
内,显然父母是荣府家人,住在府中。
第六十三回行" 占花名儿" 酒令,探春抽的签主得贵婿,众人说
" 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不成?" 显然早本元妃原是王妃,
像曹寅的女儿,平郡王纳尔苏的福晋。可见第六十三回写得极早。回
内林之孝家的来查夜,反对宝玉叫" 这几位大姑娘们" 的名字:" 虽
然在这里,到底是老太太太太的人……" 袭人晴雯都笑说:" 这可别
委屈了他,直到如今,他还姐姐不离口,不过顽的时候叫一声半声名
字……" 林之孝家的笑道:" 这才好呢,……别说是代的陈人,
现从老太太太太屋里拨过来的,便是老太太太太屋里猫儿狗儿……"
袭人晴雯都是贾母给宝玉的,袭人又改在王夫人处领月费,算王夫人
房里的人,这一席话当然是指她们俩。袭人不是" 家生子儿" ,除非
早本不同,但是至少晴雯是" 代的陈人" ,荣府旧仆的子孙。
第二十六回佳蕙向红玉讲起丫头们按等级领赏:" 可气晴雯绮霞
他们这几个,都算在上等里去,仗着老子娘的脸,众人倒捧着他去。
" 晴雯的父母职位相当高。
原先晴雯并不是孤儿,十岁卖到赖大家,被赖嬷嬷" 孝敬了贾母
使唤"她的出身与金钏儿相仿,而似乎父母地位较高。同是涉嫌引诱
宝玉,被逐后一定也是羞愤自杀,因为倘是病死的,病中环境不够凄
惨,就也没有探晴雯那样动人心魄的一幕。
晴雯的身世与下场改为现在这样,檀云在第二十四回代替了有母
亲的晴雯。全抄本此回的" 晴雯" 是个漏网之鱼。此后檀云这名字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