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义" 题红楼梦" 诗咏扑蝶的一首如下:追随小蝶过墙来,忽见
丛花无数开。尽力一头还两把,扇纨遗却在苍苔。
今本的蝴蝶" 大如团扇" ,也不是" 过墙来" ,而是过桥来到池
心亭边。也没有" 忽见丛花无数开"诗中手倦抛扇,落在青苔上,也
显然不是桥上。百回" 红楼梦" 中,此回不过用宝钗扑蝶这美妙的画
面来对抗黛玉葬花,保持钗黛间的均衡,似乎原有较繁复的身段与风
景的描写。一七六○本利用扑蝶作过渡,回到贾芸红玉的故事上,当
然也带写宝钗的性格,但是并没有深意。
滴翠亭私语一段,脂砚批:" 这桩风流案,又一体写法,甚当。
己卯冬夜。" 但是下面接写凤姐赏识红玉,她也表示愿意去伏侍凤姐,
脂砚终于按捺不住了,批道:" 奸邪婢岂是怡红应答者,故即逐之。
前良儿,后篆儿,便是却(确)证。作者又不得可也。己卯冬夜。"
第四十九回在芦雪亭,平儿褪下手镯烤鹿肉吃,洗手再戴上的时候少
了一只。第五十二回她告诉麝月:" 我们只疑心跟邢姑娘的人,本来
又穷,只怕小孩子家没见过,拿了起来,也是有的," 不料是宝玉房
里的坠儿偷的:" 那一年有个良儿偷玉,……这会子又跑出一个偷金
镯子的来了,而且更偷到街坊上去了。" 第八回宝玉临睡,袭人把他
那块玉褪下来" 用自己的手帕包好在褥下,次日带时便冰不着脖子。
" 甲戌本批注:" 交代清楚。玉一段,又为' 误窃' 一回伏线。"
良儿" 误窃玉" 一回,迟至一七五九年末脂砚写那条批的时候还没删
去。偷平儿的虾须镯的却是坠儿,不是篆儿。篆儿是邢岫的丫头,
(见第六十二回," 只听外面咭咭呱呱一群丫头笑了来,原来是小螺
翠墨翠缕入画,邢岫的丫头篆儿,并奶子抱着巧姐儿,彩鸾绣鸾,
八九个人。" )此处犯了偷窃的嫌疑,结果证明并不是她。但是脂砚
分明说篆儿也是宝玉房里的,与良儿红玉一样:" 奸邪婢岂是怡红应
答者,故即逐之。前良儿,后篆儿,便是确证。" 唯一可能的解释是
第五十二回原是宝玉的小丫头篆儿偷了虾须镯;一七六○本新添第二
十四、二十六、二十七回内红玉贾芸的恋情后,随即利用他们的红娘
坠儿偷虾须镯,因为读者对于怡红院有这么个小丫头已经印象很深。
篆儿改为邢岫的丫头,因为邢岫穷,丫头也被人疑心偷东西。"
太贫常恐人疑贼" (黄仲则诗)。这一改改得非常深刻凄凉。
第五十二回平儿告诉麝月这段话,庚本批注:" 妙极。红玉既有
归结,坠儿岂可不表哉?可知奸贼二字是相连的,故情字原非正道。
坠儿原不情,也不过一愚人耳。可以传奸,即可以为盗。二次小窃皆
出于宝玉房中,亦大有深意在焉。""二次小窃" ,另一次是良儿偷玉。
当然这仍旧是脂砚,时间也仍旧是一七五九年冬。脂砚发现一七六○
本用第二十六回新添的角色坠儿代替此回的篆儿,偷东西被逐,觉得
大快人心。
明义" 题红楼梦" 诗中咏小红的一首,写丫头们都出去逛去了,
只剩红玉在家独坐,宝玉回来了,替她梳头──或是像今本第二十回
替麝月篦头一样,不过篦头不能入诗。此外早本已有宝玉初见红玉一
节,百回" 红楼梦" 一定有。这一段保存了下来,只需添写红玉告诉
宝玉贾芸来见的两句对白。代梳头那次显然已经不是初见了。这一节
一七六○本删去,改为第二十回麝月篦头一节。
红玉与四儿一样,都是偶有机缘入侍而招忌,不过红玉年纪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