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
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
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
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
床,其晨夕风露,氨柳庭花,亦未有防(妨)我之襟怀笔墨。[虽我
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
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初名" 石头记" ,就是指青埂峰下大石上刻的记录。所以那篇楔子是
一直就有的。楔子前的这段作者自述却与楔子冲突──楔子里这部书
没有作者,是凭空出现,刻在大石上的。自述一节当是隔了个时期添
写的,此后发觉矛盾,因又插入一段解释:是将真事隐去,所以" 借
通灵(玉)──即石头──之说" 自譬。加解释的时候,已经添写了
甄士隐贾雨村两个人物,趁此说明二人命名由来。畸笏把这篇自述收
入" 凡例" 内,大概就是为了隔离作者自述与楔子,因为一旦隔开了,
楔子是作者所著小说的一部份,楔子内此书出现的奇迹当然是虚构的,
不必另加解释,因此删去" 借通灵之说" 这句,成为:" 故将真事隐
去,而撰此' 石头记' 一书也。故曰'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甲戌
本)
五详红楼梦(3 )
甄士隐梦游太虚," 风月宝鉴" 收入此书后始有太虚幻境,因此
是收并" 风月宝鉴" 后才加了甄士隐贾雨村二人。
第一个早本没有第一、二回,只有楔子;写贾家不似今本自黛玉
来京写起,而先写湘云幼年长住贾家。今本自甄士隐贾雨村的故事上
引渡到雨村送黛玉进京。第一个早本显然是从贾家的观点写黛玉入京,
没有另起炉灶写江南那边。
" 四详" 分析第二回介绍三姊妹一段的改写经过,加了" 因史太
夫人极爱孙女,都跟在祖母这边读书" 这两句,才删去贾政将迎春"
抚为己女" 句,因为不复需要解释迎春为什么住在贾政这边;但是此
后又将惜春改为贾珍之妹──当然是因为有了宁府──以至于侄孙女
也归入" 孙女" 之列。因此是先加贾赦夫妇,后加宁府。
甄宝玉家出现在下列诸回,各回定稿年份如下:第二回(一七五
四年──回末无套语或诗联,一七五四本特征)
第七回(一七五五年左右──回末诗联作结)
第十六回(一七五四年──回末无套语或诗联)
第十七、十八合回(一七五五年左右──回末诗联作结)──仅
只小字批注提起。元妃点戏," 仙缘""伏甄宝玉送玉" 第五十六回
(一七五四年──回末无套语或诗联)
第七十一回(一七五四年──同上)
第七十四回(一七五四年──回内有" " 字,一七五四本特征)
第七十五回(一七五六年──回前附叶有日期)
有甄家的这几回都定稿很晚,但是第五十六回梦甄宝玉一节有"
长安都中" 这名词,早本特征之一。这是因为甄家文字分两个阶段,
本来用甄家抄家影射曹家,贾家并未抄没,自一七五四本起才改为甄
家抄家是贾家抄家的预兆。
甄家是否书中一直就有的?
有甄家的八回,内容如下:第二回:甄士隐贾雨村的故事。
第七回:" 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谈肄业秦钟结宝玉" (甲戌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