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听了都是一笑,宝玉更是道:“旁人不知道,许是还更看重那一块死物,妹妹却不是这一流的。不过是爱屋及乌,少不得有些耽心的。”
话说到这上面,两人再无旁个可言语的,只相视一笑,略略将心中几分忧虑解了些,正待往贾母屋里去,忽得又有一个平儿走进来。
见着她来,黛玉忙问道:“可是那玉寻到了?”
“哪里这么容易了。”平儿正为这事过来的,又听黛玉询问,便知道她也听说了,当即叹道:“二奶奶打发人去官府报案,又着人寻下头九流儿的人物,好是一通使力,终究才这一夜的工夫,哪里能就打探明白的。
这会子使我过来,是要与二爷分说——太太那里必是瞒不过去的,竟回说明白。老太太那里却不好惊动了,不如寻个托词,说着那玉被摔砸了一通,虽没坏,外头赤金璎珞一应都变了形状,必得重新料理,这两日便不能带出去了。”
“这……”宝玉倒有些踟蹰:“老太太那里,自然照着凤姐姐的话无妨。只太太这一阵又有病症,又伤神的,不如也迟两日再说罢。”
“二爷这话固然孝敬有理,只是我们奶奶预备打发人帖告示,又要撒人出去探查,人多口杂的,太太如何能不知道?”平儿叹道:“这些物什小东西,最是要打头就寻到,不然三五日都不知流落到哪里去了。那些强盗都是流民出身,差不多便出手了事,哪里知道甚个是宝物,甚个是不值钱的!”
她说得在情在理,宝玉也只得应承,又与黛玉道:“既如此,妹妹先去老太太那里,我与太太回说明白,再往老太太屋里去。”
黛玉点一点头,还是叮嘱道:“宁可说得慢些儿,别惊吓着太太。”
宝玉自然应承。
平儿在旁瞧了瞧,眼底倒多了点笑意,又使眼色与紫鹃,口里却道:“姑娘放心,我也要回太太的话,有什么事,我在旁能描补的,自然会描补的。”
一时分开去,及等贾母用早饭的时候,两人方又汇到一处。
谁知用了早饭,众人略散了散,说了些闲话,王夫人正打量着要怎么回话,贾母忽得与宝玉道:“前头你老爷打发人来,说今日不必读书,正好与他一道,且去那刘将军府上。一则正经做个拜谢的礼,二来他正要娶亲,也送一份庆贺的礼过去,原是咱们的好意思。”
宝玉忙起身领命。
王夫人则道:“说来也是巧,正好今日休沐,不然让你在家歇两日,也好定定神。”
“俗语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何况这救命的大事。”贾母叹道:“不然我也舍不得他去的。”
有了这话,凤姐忙凑趣笑道:“老太太放心,常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何况宝兄弟原就是有福气的,今日过了这一道坎,往后自然也就跃龙门一般,岂有旁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