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这般,如此城外已经很难见到半个乞儿了,这进出城倒也比从前简便了许多。
那王家父子这段时间一车又一车的药材就这样送回府里来,但因是乡里人家那里便宜收来的,孩童们也跟着挖,所以这品相自然是不统一,好坏都有,而且也没炮制好,所以最终还是收了这生药材回来,自己或是煮或是烘。
反正顾小碗这一忙,便是忙到了十月底左右。
这个时候地里的庄稼已经早就收完了,除了那王家父子,余下的人都在府上跟着处理药材,大部份的空房子里,如今都充当作那库房来。
顾小碗这段时间忙着这些药材,也是在柴火上花费了好些银两。
那柳先生来瞧过一次,那时候只觉得满府都是药味,随后见她各房间里的筛子或是地板上,密密麻麻地铺满了药材,也是大吃一惊,“你不是说没许多么?这些又是何物?”甚至有些担心,她莫不是管药商们买药了
顾小碗只道:“我手里总共就只有这点银子,哪里敢跟药商们打交道?何况你也瞧见了,这些收来的药材参差不齐,我自己不晓得还花费了多少功夫在上头呢!就是真赚钱,那赚的也是我们现在的劳苦费。”
是的,柳先生见那院子堆得小山一样的麻袋里,还有不少生药材,所以见她这里忙得脚不沾地,便问:“可要我找几个人来帮忙?”
“若是有,再好不过了。”顾小碗这里的确有些忙不过来,牙行里这时候也雇不到可靠的短工来,外头又没了便宜难民给自己挑拣,于是便应了。
得了他这些个人,顾小碗这里倒是松缓了不少,也得空问他,如今可愿意?
现在柳先生哪里还有不愿意的,这些看起来七零八碎的药材收拢来,少不得是几千斤了,于是连忙去找了正要将商队解散的金公子。
他做了这中间人,也不要顾小碗那分红了,只让顾小碗与这金公子来谈。
四六分金公子没什么说的,加上眼下生意也不好做,于是便这样签了契约,到了十一月中旬,他金家的商队终于带着在蜀地的第一单生意,启程了。
这样忙活了将近两个月,顾小碗也终于得了空,恰好崔家那边,弄书叫人送了信过来。
不单是带了凤阳亲戚们的消息,还有几分家里的书信。
那头的亲戚们,在崔家的帮忙下,都已经脱离了那奴籍,眼下也都搬到了肥头县里,何荆元在那地势偏僻的街上租了个门脸,竟是做起了寿材的生意,又凭着自己原来是个读书人,所以还兼做那给人写祭文篆刻碑文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