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新规定,大宋原本就会有二次的选拔官员的考试,宋仁宗改革之后的规矩,对状元的损失是最大的,因为大部分情况下,状元是稳定有官职的,现在状元没了。
苏明允对自己的实力是有认知的,哪怕再超水平发挥,状元这个名头,哦不,前三甲这个名头,都和他是无缘的。
“确实,要是运气好,选得官职竞争的少,肯定会有捡漏的可能,甚至有些好的岗位都会有捡漏的机会。”
和上辈子也差不多,这种能定向选岗的考试,苏景先不用细想都知道会有这样的可能。
“而且,最早的这批,可能会因为官家想要促进政策的落实,拥有更多的选官的机会也说不定。”
想到这里,苏明允更加有底气了,“等我回去就继续学!”
已经是自信自己能够拿下殿试了。
苏家的到来,确实让苏景先担忧的情绪好了不少。
特别是苏明允自己的生机勃勃,苏景先心想着,保持这样的状态,应该能够面对来自殿试的一切结果。
之后的几天又是过得很快的几天。
到了殿试成绩放榜的时候。
“第一名,杨寘。”
……
“第四名,王安石。”
北宋一甲有五人,王安石正好是一甲的名次。
……
“第十二名,曾巩。”
知道这个名次的时候,苏景先比其他人都要震惊。
“曾巩?”苏景先又向老师确认了一下,“是之前来找过我的曾巩吗?”
老师还以为他比起王安石来说,和曾巩关系更好,所以难以置信呢。
“是啊,这次考试就一位叫做曾巩的,和王安石一样,年少有为呢。”
苏景先大为震撼,不是?历史上不是这么排演的啊!
曾巩这次不应该是名落孙山,然后十年之后卷土重来吗?怎么会这样?
难道是我的蝴蝶翅膀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说来也真的和苏景先有关系,在苏景先的一次又一次的写书办报纸的刺激下,曾巩也早就从一开始的失利中走了出来。
这两年和王安石这个卷王一起奋发读书,倒是也收获了不少进步。
“第二十一名,苏洵。”
苏景先听到这个名次的时候神色淡定,其他人都比他要激动些,大家以为是苏景先早有预料呢,都收敛了。
却没想到在所有名次都报完之后,苏景先又问了一句。
“我爹呢?他叫苏明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