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有了燕修然的开头,不管是做官的,还是经商的,纷纷开始捐款。
人与人之间的攀比心很可怕。
看到跟自己不和的死对头都捐了,那自己不捐是不是显得自己没钱。
捐了之后,直接被四殿下贴在城门口处,让所有进出城的人都看到,那得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
古代经商的人头脑很强,立马有人就在自己店门口贴出,这次他们给江南灾民捐了多少多少。
老百姓一看,嘿这家店的老板还给江南捐银子了,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白给出去。
这么一看,老板指定是个好人,而好人肯定不会坑老百姓不是。
好,以后买东西就他家了。
不为别的,只为他们家老板是个实诚人。
别的商户一看,还能这样?
安排安排,他们店也得安排。
就这样,各个商户老板之间卷起来了。
各位官员也不例外啊,人家四皇子都捐银子了,他们就算没钱,把夫人的嫁妆当了也得捐不是。
没看到陛下在大朝会上公开表扬四殿下了吗?
还有那些坚定顽固的保皇党,从来不站队的老大人们,看到四皇子都能亲切的给对方一个笑容。
还有和自己政见不合的死对头,他们都捐了,凭啥自己不捐?
还要比他多一两。
于是,官员之间就出现这样一个现象。
今天这个侍郎捐银500两,明天那个就501两。
当然,燕修然也没有做的太过分,这个捐款大会只进行了五天他就宣布结束。
赈灾银子够了,而且他很遵守约定,果真把各位捐的数量贴在了上京城门口。
这让那些外地赶来的商户捶胸顿足,没赶上。
心里都在默默规划,还是得来上京住啊,要不有啥好事,根本就轮不上他们,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这其中捐的最多,也卷的最厉害的当属威远侯郑家和吏部尚书管家。
吏部尚书管温茂的哥哥可是上京的富豪,甚至把生意都做进了皇宫,现任的皇后娘娘管璐和宜妃娘娘都是管家女。
如此高的身份和丰厚的身价,管家一出手就是一万两白银。
威远侯郑元基,全天下人都知道,郑家和管家不和,而且是积怨已久。
管家捐出一万两白银,他就捐了一万零一两,没错,刚好多出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