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众人进门的李小军嘴角抽了抽。
这老爹啥意思?
你叫兄弟,那我叫啥?
杨光树也不管李家父子咋称呼,别人也不可能托大,叫自己一声侄儿。
各论各的,杨光树也打蛇随棍上,不在乎李小军的感受:
“李哥,不用客气。
我两兄弟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没必要搞得那么生分。”
“走,各位兄弟,先喝一杯茶水解解渴,休息片刻。
东西,不急,等下再验货。”
人老成精,并没有因为杨老弟他们是跟班,就冷落,瞧不起人。
果然,这几人很吃这一套,受人尊敬,脸上顿时绽放出笑容。
刚踏进屋子,几人一顿,怎么有这么多人在?
只见五六个中年汉子,分坐在客厅两边。
尽管都是面带笑容,但有几个杨光树觉得,笑的比哭还难看。
一看就是不爱笑的人,笑的太勉强。
本来一帮师兄弟想躲起来,但想想完全没有必要。
杨光树又不是官,混黑市的人,性质与自己一帮人差不多。
既然师兄弟们愿意走到前台,李成富也很高兴。
总比一辈子活在下水道里好,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
就像自己两父子,每天活的多潇洒。
别人也只是以为在黑市混饭吃而已,其他身份一概不知。
李成富介绍:“杨兄弟,这是我拜把子大哥,朱元庆。”
杨光树瞅着此人,估计与李成富年纪相仿。
戴着一副眼镜,一米七出头,笑起来和蔼可亲。
握住杨光树的手,亲切的说:“杨兄弟,久闻大名,在整个县城古玩圈,你都算一号人物。”
“朱哥,虚名,虚名而已。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古玩这行当,比我大手笔的大有人在。”
随即杨光树感觉有点不对劲,朱哥,咋这么难听?
算了,下次再改口叫庆哥。
随后李成富又介绍剩下的几个结拜兄弟。
其中两人中规中矩,只有最后两位,让杨光树印象深刻。
两人估计一米四左右,又瘦又小。
但瞅着又孔武有力,很是矛盾。
随即杨光树想到古董,反应过来,想到了什么。
卧艹你大爷,啥几把结拜兄弟。
这特么怕是一帮民间考古专家,一帮师兄弟。
杨光树也不揭穿他们,管你们喜欢玩什么角色。
有货给我就行,我不怕赃。
杨光国几人,听到他们是拜把子兄弟,很是羡慕。
这就是传说中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结拜兄弟吗?
我们没有跟光树哥结拜,都受到这么多恩惠,要是结拜,不得天天吃香的喝辣的?
要是杨光树知道他们想法,肯定不搭理他们。
都不为我杀人放火,挡刀挡枪,老子跟你结拜个der。
关系不到位,不能共享荣华富贵。
跟在我屁股后面喝口汤,已经是大发慈悲。
估计在培养培养,真的会为自己卖命。
目前,已经激发几人凶性,出门都知道要带枪。
既然大半天都等了,现在杨光树到来,一帮人也不再着急出货。
这么大方的买主,关系可要打好,不能敷衍,不能只做一锤子买卖。
李成富拿出一套茶具,给众人泡茶。
杨光树瞅了瞅,好像是紫砂壶,但什么年代的,就不得而知。
毕竟还没有拿在手上鉴定。
就算自己这三脚猫不会鉴定,但会看落款啊!
第一杯茶,给杨光树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