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不便,没上工的老人,听到孩子们的喧闹声,都探出头,看热闹。
其实,王胜菊家说亲的事情,早已经传遍整个大队。
小平大队,好久都没有见说亲这么隆重过。
听说韩家带了不少手信。
这还只是说亲,要是定亲,结婚,不得送几大车东西呀!
中午的时候,好多有儿子还没对象的父母都骂开了!
你韩家这样搞,要是我儿看上大队谁家姑娘,我们怎么有脸上门?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现在拎一斤白砂糖,都拿不出手。
王胜菊开了个好头,有闺女的人家,收礼是一方面,女儿嫁到大平公社,至少她不会过得这么苦。
心里都有了打算,有人上门相亲,人品先不说,先看家境如何。
人品好又不能当饭吃,吃饱穿暖才是首选。
经过杨光树在小平大队的所作所为,大家思想逐渐改变。
原来,干私活比挣工分还划算。
要是杨光树知道,大家开始独立思考,肯定高兴,自得。
这就是带头大哥的作用。
就跟后世一样,一个村子有人喜欢开超市,整个村子都外出开超市。
一个村子,有人开小加工厂,大家也有样学样。
一个小镇有人做电商,慢慢的就变成了电商小镇。
虽然有竞争,但大部分都能搞到钱,开豪车,住豪宅。
……
王家。
听到小孩子嬉闹声越来越近,王胜菊紧张的不行,在屋里来回踱步:
“娘,怎么办?
我怎么办?
等下我是出门迎接,还是躲在房间?”
王母见闺女这样,就知道这孩子,已经有了急切嫁入韩家的心思。
这孩子,从小聪明伶俐,做事从不拖拉,果断。
不像她大哥,小聪明有,大事糊涂。
要不然25岁了,怎么还是个光棍。
家里穷是一方面,别人家也穷,都能找到对象,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王母还未回答,王父骂了一句:
“一个大姑娘,能不能矜持一点?
搞得好像没人要一样。
不要丢我们老王家的脸。”
王母听到这话,就不高兴了:
“你咋说话的?
迎接长辈不是应该的吗?
证明我闺女懂礼貌,有家教。”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王胜荣反正不管那么多,自己是肯定要出门迎接。
王胜菊想了想,老爹老娘说的都对。
干脆就在屋里待着,等人来到门口,招呼一下就行。
爹娘的顾虑,都能照顾到。
王胜菊家,杨光树也是第一次来!
房子,是土坯房,有个三四间的样子。
也是茅草屋,茅草不是日晒雨淋的黑色,一碰就碎的那种。
看来近两年,刚更换过。
墙体修补过,以前应该开了好多裂口。
一群小孩子,比杨光树众人速度快,已经在王胜菊家满院坝跑。
王胜菊爹娘,大哥,站在门口迎接。
一家三口,神情紧张,手足无措。
为了缓解双方尴尬,杨光树作为润滑剂,先打招呼,再介绍:
“王叔,婶子,您们这么客气干啥!
不用在门口等,都不是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