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凑了过来。
“杨书记,景区的工作,现在可以看得出,被张庆红寄予厚望的是委员会,那么就通知何雨生争取成为委员会的委员长不就完了吗?”
杨志国哼了一声,“这个事情哪那么容易,委员会成立就跟镇委班子,还有包括什么县委班子差不多,一定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也是有一定的周期的。”
“你说改就改,就冲那个制度就不好办。”
秘书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看向杨志国说道,“杨书记,正常常规的自然不行,可是张庆红,这才几个月不也做到了镇委第一书记的位置上了吗?”
“难道说他也走周期,也熬年头了吗?既然二期和三期的工程做的不好,回头就让何雨生想办法做到那个位置上,我觉得也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要提醒一下他,让他应该尽快一点!”
杨志国皱了皱眉头,他还是有些犹豫。
说白了,就这个事情,上来就把张庆红给搞倒,搞臭,杨志国总觉得有些不妥。
这不是因为张庆红现在影响力太大,是大功臣,以及在省里还有关系,而是杨志国觉得张庆红现在还算听自己的话。
游离在即将不听自己的话和听自己话之间的一个玄妙之中。
这对于杨志国来说有犹豫的成分。
杨志国摆了摆手,“先赶着弄吧,反正观察团企业的这个视察,然后又要招标这件事,先弄完了再说。”
“正好也可以让何雨生熟悉熟悉环境,一天到晚的浑浑噩噩的,那小兔崽子也不怎么听话。”
很显然,杨志国对张庆红和何雨生都保持着警惕!
他在心中反复权衡,究竟哪个人更容易掌控?
张庆红的结论越来越倾向于功高震主,这不是他自我感觉的问题。
准确的说,杨志国从一开始非常看好景区,到后来非常看衰,然后又因为省组织部的一封信,导致所有人又非常看好景区,甚至轰动了市里和省里。
在这种状况之下,有人随便说两句,杨志国心里就已经很不舒服了。
说白了,不用别人去说张庆红有功高盖主之嫌,杨志国心里就有刺。
在这个问题上,他本来是对张庆红有亏欠,但越是这样,他越觉得张庆红是背刺了自己,没有听话。
张庆红写信去找他的靠山,也就是那个背景极强的省组织部副部长,弄了文章登在了网站上,那这意味着什么?
那就意味着他让省里和市里都知道,等于在县里咣咣的给自己打脸。
自己一开始看好,后来又看着衰,结果现在就只能被迫去看好这个景区,而且还要抢蛋糕。
所以杨志国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