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八五过去,九五初始;恰逢中国电影翻开一个新篇章,我就主旋律的问题,谈谈个人的一点浅见。
主旋律,本指音乐概念,引申为文艺作品中的主要精神。
我个人观点,主旋律就是要弘扬时代精神,是一种社会责任。
它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而变化,曾经有过许多定义,但谁要说给它一个科学的界定,我觉得是没有的……”
赵宝华这种电影师爷很有本事,将主旋律的概念,变成了“弘扬时代精神”。既然是时代精神,那肯定一个时期一个样。
他没做具体定义,或者说没敢。
此文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石头,泛起涟漪无数。一时间各方电影人纷纷发文,主要针对三个命题:
主旋律是什么?
主旋律包括哪些电影?
主旋律和多样化该如何理解?
不光是保守派,改革派也有一些电影人,毫无惧怕的发声。
“如果主旋律指内容,多样化还是指内容,那本身就很矛盾。所以必定是,内容主旋律,形式多样化。
我们应当纠正对主旋律的狭隘理解,尤其是‘只有革命题材才是主旋律’的论调。
贯彻主旋律要符合艺术规律,我们过去常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故事性弱、人物性格弱,过于渲染精神,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创作要素。
反观,好莱坞的主旋律就非常巧妙,把所谓的美国精神融化在故事、人物里。比如《狮子王》,不错,那是一部娱乐片,但它的内核却是实实在在的美国主旋律。”
此言一出,群起而攻之。
八一厂的某位领导反驳道:“主旋律娱乐化我们是做不到的。
你能选择见死不救吗?你能选择懦夫当主角吗?你能让大自然战胜人类吗?你能选择一个刁钻的主题吗?
再看人物,在大灾大难面前,你能儿女情长、花前月下吗?你能去无病呻吟吗?
你演个革命领袖,必须神似、形似,你能说谁有票房就让谁演么?!”
双方辩的热火朝天,且一贯过偏过激。
似乎承认形式多样化,就等于承认主旋律可以娱乐化。
保守派占了多数,其中又有一部分最狭隘的,认为主旋律就是革命题材和人物传记题材。
……
“咚咚咚!”
“进来!”
广电,田领导走进办公室,“老孙,你找我?”
“坐坐。”
孙领导很不自然,带着一丝惊讶和尴尬,酝酿了片刻道:“是这样,我刚接到通知。组织上很快会派来一位新同志,担任分管电影的副部长。
姓赵,在基层锻炼过,以前是长影厂的副导演。而你呢,以后就负责人事、党务这摊工作。
呃,老实说,我一点风声都没听到,真的很突然……”
“没关系。”
田领导对自己的安排并不意外,“我这就准备准备,好交接工作。”
他知道这个人,是位女同志,制片厂出身,一直干到部级高官,没想到调来管电影。不过也好,总比外行强。
广电有好几个副部长,管电影、电视的无疑最重要,自己等于被闲置了。
而等他离开,孙领导也叹了口气,刚接手就赶上这么大的事,工作不好做。
“咚咚咚!”
不多时又有人敲门,秘书进来道:“领导,最新的报刊到了,我给您放这。”
“嗯,知道了。”
孙领导没抬头,先审批了一些文件,才随手拿过一本杂志。
最近关于主旋律的讨论沸沸扬扬,有价值的观点比较少,还有很多是以前争论过的。像“娱乐化跟主旋律矛盾与否”这个命题。
他心里知道不矛盾,但验证不了,因为没人会拍。
“唉!”
孙领导翻开第一页,才发现自己拿的是《新影视》。
《新影视》发行量七十多万,几乎每家影视单位都在订阅。他带着些期盼的查找,果然,发现了一条大标题:
《何谓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