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喜派丞相和赵国结盟,让使者去给赵孝成王送五百金酒资,回头转头就要趁人之危。
青壮皆亡,孤儿未长。
大好机会。
昌国君乐间委婉表态:死心吧,赵国四面环敌,逼急了人家妇孺皆兵。
燕王喜呵呵,死活任性着要派兵。
仗着赵国死人太多,说要派出如今赵国能出的兵马的五倍人数攻赵。
什么东西!
仗着赵国人少好欺负是吧?!
廉颇被撤职了没错,可人家又没死在长平。
活着,就一切皆有可能。
燕国大夫将渠看得明白,前脚和人家结盟,后脚就趁人之危。
明摆着之前是派人刺探赵国消息去了。
名声不好听,做事不地道。
这次大战,迟早扑街。
燕王喜一脚踹开将渠,气势高昂地出发。
廉颇率赵军一路向东,最后连破数城,包围了燕国都城。
都说了不要欺负别人,燕军太菜,而赵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
能当这么久的国君,燕王喜除了有一帮忠心的臣子之外,还有的,就是他儿子太子丹了。
结果最后,为了安抚被刺杀的秦王,直接杀了太子丹献上他的头颅的,也是燕王喜。
什么玩意儿。
燕王喜这次被秦国吓着了,秦国的几个条件都应了。
不仅割地,太子都送到秦国当质子去了。
太子丹殿下,到秦国当质子果然是你命中注定要有的一劫,你就受着吧。
齐国那边,齐王建被吓得,直接去找妈妈了。
齐王建的能力不行,他妈和朝臣都拿他当巨婴养的,摄政的是他母亲君王后。
秦昭襄王被宣太后摄政了几十年,做梦都在想着怎么夺回权力。
齐王建安心地做个乖宝宝,真真应了世上只有妈妈好。
反正听母后的,准没错。
德行!
魏国的魏王增没做什么,完全是因为他那时候在和他叔叔信陵君魏无忌扯皮,没空。
魏王增看得比韩王安明白,秦国的便宜不好占,出个鬼的兵。
赵国被灭前,赵国的相国,因为赞同了赵孝成王那个坑爹的占便宜方案而间接亡了赵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派门客和信陵君求救。
信陵君魏无忌也是战国四君子之一,手底下也养了几千门客,说是要挽救魏国。
那死相,个顶个儿地把自己当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