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2 / 2)

然周分封,以致乱世数百年,始皇以之为鉴,使诸国皆行郡县制。

郡县官长由皇帝命,诸王无权使之。

天下既定,始皇御体渐衰。

是年,于泰山封禅。

旬年,帝崩。

——————《秦史·本纪二十九·始皇》

—————————————————————————————————————————

二世皇帝扶苏,始皇帝长公子也。

幼而聪敏,始皇甚爱之。

常与始皇同卧起,诸公子莫及。

始皇崩,太子扶苏继位,为二世。

因诸国新定,二世常巡各地。

二世离,此地民心已定。

有遗民,与贼首聚于墨家。

墨家仗机关城之险,屡伤吾大秦军士。

二世怒,遣兵灭之。

贼首伏诛,容貌极肖太子丹。

……

二世有三子,二子商恪最贤,然非嫡非长。

二世谓群臣曰:“自周公制礼,诸国皆立嫡长。然,嫡长不贤,则祖宗基业毁之。自是,吾大秦立储,先以贤,后以嫡长。”

群臣莫敢言,皆称是。

……

太子立,二世分封其余二子。

颁诏,诸王可分其国,半数应予世子,余者自处。

若欲分其余诸子,可以半数裂封之。

后世曰为推恩令,诸侯自是弗能胁皇帝。

……

二世南巡,以禹分之九州,分置九鼎。

留雍州鼎于咸阳王宫,其余八鼎,分置各地行宫。

秦灭诸国,二世谓诸将,各国王宫皆数年方成,劳民伤财,秦兵至,勿毁宫殿。

众将诺。

后有人谏造新宫,二世指各国宫室曰:“毋须造也,前人已留矣。”

众臣俯首。

二世以各国王宫为行宫,其余诸鼎分置焉。

太子惑,问之。

二世笑曰:“禹收九牧之金,筑九鼎,皆尝烹鬺【shang一声】上帝鬼神。朕疑其有大用也,今则蒙尘。”

而后弗言,固使九鼎分立九处。

……

方士徐福觐,又三年,二世遣船,令其出海。

闻海外有仙山,瀛洲、方丈、蓬莱。

有药,食之不死,可达长生。

太子商恪谏,二世曰:“朕岂不知?姑且试之。此实非朕意也!”

后二世果闭口不言徐福之事,弗许方士入咸阳,多言此类乃坑骗之术矣。

……

二世十八年,祀始皇。

三日后,二世崩,谓太子曰:“戎狄之族,吾朝之大患也。后世为帝,固守之。敢有冒天下之大不韪逃或降者,弗论帝王,则天下共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