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没有发话,似乎是没有复立的决定。
十二月月晦【一月之中的最后一日】,朝会。
大臣们为是否复立吵成一团。
这是最后一次了,不久,便到了临江王就藩的时候了。
况且皇帝听他们吵吵也觉得烦,给这件事定了个时限。
最后,虽然信奉黄老之学,对鬼神也颇为敬畏,朝会最后还是没有得出复立太子的决定。
散朝后,很快得到消息的王娡舒了一口气。
栗姬正看顾着儿子,刘荣听到消息后无甚反应,甚至还安慰地冲她笑了笑。
光线渐渐暗了下来。
日蚀了!
想到这是在朝廷决议之后发生的天狗食日,众人就不寒而栗。
刘荣当太子,难道是天意?!
一想到这可能是老天爷在对他们还没有让刘荣重新变回太子有所不满,所有人都不好掉了。
#凡间的事情您老为何还要插手#
#凡人的自由和权力呐#
#刘启:朕才是天子,天爸爸你去帮你的孙子刘荣好像有点不对劲儿啊#
最后刘启下了一道诏书,复立长子刘荣为储。
虽说有些朝令夕改的意味,但是别人也都知道皇帝这决定恐怕不是他自己愿意下的。
观源在太子宫里微笑。
他也是赶上了一个时机罢了。
他想到《史记·孝景本纪》的记载。
“七年冬,废栗太子为临江王。十二月晦,日有食之。”
汉景帝将前元改为中元纪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废了太子之后,发生了日蚀。
当然了,这一年还有立王娡为后,刘彻为储等几件大事,不过日蚀也是他改元的一个重要原因。
刘启对这种半强迫式的立太子,还是复立是心有抵触的,不过……那关自己什么事儿呢?
观源扯出一个微笑,看起来有些虚弱。
流言以迫这种事情还是跟刘家的后人学的。
汉成帝刘骜死在了赵合德的肚皮上,当时的民间,不就流传着“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啄木矢”吗?
刘启如今对他已心生不满,加上有馆陶长公主、王娡姐妹的耳边风,指不定又要落到废太子的地步了。
刷好感?
观源已经不想再用这种方法了。
说实话,对他现在附身的这个身份,观源心中五味陈杂。
变成胤禩抢了胤禛的皇位,观源没感觉。因为那时正是世界变革的时候,他可不想让胤禛只顾着加强皇权。
变成顾惜朝,宋朝积弱,皇帝也无能,他没有半点愧疚。
变成扶苏,胡亥二世而亡的结局,他还用说么?
帮助李承乾,虽然李承乾被废也有他自己作死的原因,但是和李治相比,李承乾的才能倒更高一点,况且当皇帝的又不是他,他还好生了教导一番,更说不上愧疚了。
可是刘荣呢?
他能放任母亲栗姬得罪人不加劝谏,性情又显得柔弱,很有几分汉惠帝刘盈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