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很淡定,他登基以后,陵墓也已经开始选址了——上辈子根本就没怎么修他就被废了,也就没有用到,更别提他后来还被葬入了赵忠墓里头,简直不堪回首——他发旨,表示可以再开一个墓室,帝后合葬的规制,再开一个,形成三角形,用来葬他的母后。
说句不客气的,按照年纪来看,刘辩死得一定比何氏晚,也就是说,和何太后死后葬入刘辩墓中相比,等到数年之后她薨逝以后,再度开启灵帝坟冢就有些大动干戈了。
何太后自己是没意见的,和丈夫相比,对自己孝顺非常的儿子才是依靠,而且灵帝的文陵里葬着刘协的生母王美人,再把董太后臧进去,何氏再去里头凑热闹的话,那真的就是死后也要膈应自己了。
于是乎,大汉最奇葩的帝陵入葬组合出现了,皇帝死后合葬的对象居然是他的母亲。
刘辩目无表情地想着,他爹以后可能会被评一个妈宝男的称号。
呵呵,因垂丝汀。
董太后没了,灵帝也要入葬了,这个时候,何太后要给渤海王刘协找不痛快了。
太后冠冕堂皇地表示,渤海王你就藩有点远了,但是去给先帝守陵倒不算太远。
刘辩:妈啊,你真是我的亲妈,这么快就给我找刷声望的机会啦!
于是刘辩开始袒护自己唯一的兄弟,不仅带着人同吃同住,还光明正大地表示弟弟还小,还需要人照顾。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刘辩是养在宫外史道人那里比较多的,剩下的几年里,和刘协的接触不算多,之前没有他们兄弟俩特别好的消息出现,但是也因为他们俩除了一同学习的时候几乎没怎么相处,也没人能说刘辩和刘协的关系不好。
而且,就算弟弟有可能抢哥哥的皇位,哥哥也可以不计前嫌啊,惠帝刘盈和赵隐王刘如意的例子难道被狗吃了吗?
大汉朝臣们纷纷表示,这么一位天子,比起前面两代的天子来,简直就是暖心的小天使啊!
要是刘辩的父皇是高皇帝刘邦,或许他会被比成渣,但是谁让他的父皇是不靠谱的惠帝,在父皇的对比下,刘辩简直就是上天派给大汉的救星,简直小天使有木有!
具体的例子,可以参照明朝的明成祖朱棣和他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
朱高炽一个在位时间连一年都没有满的皇帝,因为登基之后一反其父对文人士大夫的严苛,竟然被谥为仁宗,明人比较明朝的明君的时候,还将明孝宗这位公认的中兴之主的庙号与之相比,表示要不是仁宗这个庙号已经被朱高炽用了,明孝宗朱佑樘其实也能用仁宗这个庙号的,由此可见仁宗庙号有多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