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2 / 2)

天行有常 长恨歌行 1055 字 4个月前

索性赵昀只是为了改善一下家庭生活条件,不能赚大钱他也不在意,他主要是寻找了一些儿童自小培养,等到成为嗣沂王之后,更是通过王府便利给府上添一些原本就有的手下。

不要以为宋朝的王府防御有多严密,纵使史弥远全程关注,但是进了部□□家虽然清白但不是临安本地人的下人这样的小事在府里大肆进人的情况根本不值得一提。

想北宋的时候,还有婢女为了掩盖自己偷窃的罪行,将某王府许多地方一把火付之一炬的例子在,有官员也为了掩盖自己贪污的行为将官府的账本付之一炬,那还是北宋时代,大宋还处于盛世,如今就更不用说了。

大宋经济极盛,即使是盛唐,大概也不能与大宋的经济相比拟,虽然在军事上大宋屡屡受制于异族,然而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先进都让大宋成为无可置疑的世界第一国。

虽然大宋重文轻武,但是这其实是强汉之后常见的情形,文人对武人的排斥在唐中后期就已经表现得极为明显,只不过大宋因为对外弱势,表现得更明显罢了。

大宋的问题,除了武人地位低下,没有合适的将才,以及步卒的战斗力低下外,最严重的,其实就是没有足够优良的马种。

南渡之前,北宋还能和草原互通有无,南渡之后,哪里来的良马种,又哪里来的足够的地方练兵?

想蒙古的铁木真在金兵放弃了许多战略要地,退到某处固守之后,无奈西征,之后摧枯拉朽地灭亡金国。

金国的末代皇帝和理宗赵昀是同一年登基的,金主登基的时间还要早上大半年,而金国在公元1234年灭亡,南宋在金亡后还坚持了四十多年。要知道,那个时候的蒙古可以说是集结了大半个地球的资源——美洲和非洲在那个时代几乎可以不算——来攻打大宋,可以说,宋人的战斗力是足够的,防守能力很强,而且那时候连竹制火统这样的“神器”都拿出来了,可见宋人的努力程度。

但是,想要反击,孝宗后的那一次次失败就是铁证。

铁骑很重要,但是不幸的是,宋朝缺良马。

北宋的灭亡是联金灭辽,而南宋的灭亡则是因为联蒙灭金,但是朝中的有识之士,早在金国灭亡之前几十年,就注意到了草原上崛起的蒙古,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一直与其若即若离。

嘉定十七年,金国同样新主继位,完颜守绪停止了攻宋,因此南宋与蒙古之前频频的联络又中止了。

这是在赵昀登基之前发生的事情,若是依然是史弥远主政的话,南宋与蒙古的联系还要到很久之后才继续开始,但是现在,赵昀已经等不及了,虽然是与虎谋皮,但是他还是要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