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魏点头道:“那就好,我只是提醒一下,预防预防而已。”
杨婷黎这话倒不假,她家作坊会不会一直蒸蒸日上或许犹未可知,可工业园区这边的工人目前大量短缺却是实打实。
据王太止汇报,元洲县本地的人手几乎已经不够这里用,不少商贾早已开始开高价从京师那边拦人头。
如此才堪堪满足经营所需,若以后各家规模进一步扩大,估计还得再拉一大波才行。
因此,京师那边各地汇集而来的流民,好多也得到了安置,有了稳定的收入。
这一现象,李魏自然喜闻乐见。
流民都有稳定收入了,社会就会安稳。老百姓的日子也将逐步水涨船高。
他花大力气搞工业园区的主要目的算是初步达到。
除了工业区,京师那边的商圈也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又能安置不少平民,给很多家庭增加收入。
这两个大工程搞成,取得成功经验后,又可在各地复制,也不需他独家促成,还可以吸引其他力量有样学样,共攘盛举!
只要稳步推进,时间一长,天下百姓都将会普通富足起来,自然也将开辟太平盛世。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事到如今,工业园也不需李魏时刻盯着了,他打算不日回京。
作为宰相,他还有更多重要的事要办,眼光不能总局限于区区一工业园区。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杨萧在江南还没过来,若是一举将其定为合格的园区负责人那就完美了。
王太止身为县令,主要心思也不能一直扑在工业园区,且商业之事他也不是专业的。
但李魏也不可能一直在这等着杨萧。
若对方有这份上进,日后让他主动来找自己汇报,讨要这门差使也不迟!
“丫头。你父亲什么时候会从江南过来?”李魏问杨婷黎道。
“前些天我接到父亲大人来信,那边的事比预计稍复杂一些,可能还需七、八天处理完毕。”杨婷黎回道。
还要七、八天,比原定的时间长了些,不过有些事计划不如变化,也属正常。
李魏暗自沉吟,没有表态。
杨婷黎突然想起什么似乎抬头问道:“你怎么问起了这个?”
李魏口气平静道:“我在元洲已待了较久,准备回京师了,你父亲过来,若有什么事相商,可去京师那边找我。”
杨婷黎神情一愣,“这么快就要走了!你那第三项奖励还兑现呢?”
李魏哑然,“那是每月评比一次,长期时行的日常奖励,难道我还要月月守在这里不成?就算首次评比,都还要大半个月,没工夫在这耗了。这些事,以后就交给王大人主持吧。”
王太止自然欣然接令。
杨婷黎沉默了,李魏说得在理,他一个宰相大人自然不能一直耗在这里……
她深深地看了李魏几眼,情绪有点复杂。
突然,她脱口而出的大嚷道:“不,你还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