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圆缺
阖府姨娘里, 就没有一个是不高兴的。
为什么?家里出了一位王妃,后面的女儿?,怎么也不可能?低嫁了去。说出去也是一家子?姐妹, 王妃的妹妹, 能?差到哪儿?去?
这倒也不是没来由的乱说,而是确有其事。远的不提, 就看近的。定王世子?妃的妹妹, 就嫁给了五品官的嫡子?。这一位和定王世子?妃还不是一母所出,尚且能?嫁到这样的人家去。
以白家的门第, 和郡王府的名号,想想也知道?, 自亦安往后的这几个姑娘,怎么也不会嫁得差了。
三房杜姨娘心里直念佛,看在王妃娘娘的面儿?上, 三夫人再怎么不上心,面子?上也要?过?得去才行。
苏姨娘倒是不像杜姨娘这样, 有没有亦安这个王妃, 她的女儿?也不会随便嫁出去。只是这样一来,到底能?比先?前好?上一些。夫人日后带七姑娘出去交际,那些穿红衣的夫人, 也会高看自己女儿?一眼。
至于陈夫人和沈夫人?苏姨娘也知道?这两位近来和陆氏格外亲近,却也没敢往自家身上想。一位阁老?一个绯衣,陈公?子?不说功名, 便是陈阁老?的品级,也不必白阁老?差多少。至于沈夫人幼子?, 虽然没有功名,但也是嫡出。沈夫人肯拿幼子?和白家说亲事, 看重的儿?媳人选是谁还用说?
姨娘们想的很简单,也很实惠。自亦安之后的姑娘们,明面儿?上的嫁妆肯定不会差了去。不说陆氏本就置办得厚实,便是彭氏,也得拿出银?*? 子?来。家里出了一位郡王妃,余下的姑娘能?简薄了去?也不怕外人笑话。
就算心里有些想头,可没有一位姨娘是像江姨娘这样,直白上脸的。在知道?消息的第一时?间,直接奔着景然堂就去了。
嘴上说的贺喜,身后却连捧着礼盒的丫鬟都没跟着。江姨娘为人确有些心机,不过?着实不多。
陆氏心里正恼火着,偏巧江姨娘就这样兴冲冲地撞上来。便是陆氏平日涵养极好?,也不由得被撩拨出一丝火气,抽手就把手边的名窑茶盏丢了出去。
瓷器破碎的声音传进内室,与之一同带来的,是江姨娘的彻底哑火。
这下不止江姨娘愣在原地,就连被她拉过?来的亦顺,也不由手足无?措起来。亲娘丢了这样大一个脸,她还从来没有见过?嫡母这样动气。亦顺年满九岁,已经到了稍微知事的年纪。这样自然是不体?面的,捎带着她,也无?地自容起来。
以江姨娘的性子?,自然不会明白陆氏为什么发火。甚至于所有姨娘,都不知道?赐婚背后的含义。只知道?王妃是极体?面的,能?光耀门庭的。便是白家族谱,也会为未来的王妃娘娘,也就是亦安,单开一页的。
相比江姨娘,亦顺是真的不懂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也不知道?永襄郡王世子?这个人。但她隐约明白,姨娘这样是不规矩的,不符合体?统,甚至有些丢脸面的。
亦顺面色红透了,手指搅在一起,拉了拉江姨娘的衣袖,“姨娘……”
江姨娘面上陡然变色,和亦顺的面色通红不同,她整张脸是憋红的。不过?即使这样,江姨娘的容貌仍然是好?看的。
透过?珠帘,亦安瞧见外面不止一个身影,就知道?矮些的那个是亦顺。
还是那句话,江姨娘虽有些不像话,但为了亦顺,也不能?一杆子?戳翻她。
亦安面上含笑,径直出了内室,牵过?亦顺的手,对着亦顺轻笑,摸摸了她头上的发髻。
亦顺的神色可见地平静下来。
安抚好?亦顺后,亦安这才对微微尴尬的江姨娘道?,“姨娘暂且请回,母亲这里有些要?紧的事,不全是为姨娘。亦顺便先?留在这里,过?后我让丫鬟送顺姐儿?回去。”
江姨娘这一点不好?,出来得太急,也不知道?带两个丫鬟。
不过?也幸好?没带丫鬟,要?不然江姨娘就要?在自己院子?里的丫鬟面前,丢一回脸了。
亦安带着亦顺进到内室,抱着她坐到榻上,和陆氏陪着亦顺玩了两三刻钟,这才让蔷薇带着到偏厅里歇晌去了。
等亦顺走了,陆氏才复又冷了脸色。她在女孩儿?们面前一惯是温和的,便是江姨娘这样上脸,陆氏也没说亦顺一个不字。
亦安见此,让月季换一套白瓷茶具来,亲手沏了一杯茶奉给陆氏。原先?那套青瓷茶具碎了个茶盏,便不成套了。
不成套的茶具,便是再好?看,也有了瑕疵。i就好像一家子九个姐妹,缺了谁都不好?看。
“母亲何必为江姨娘动气。”
亦安心里,江姨娘这样实在是不成气候的。除非江姨娘失心疯了,跑到外面说白家要?谋反,不然是对白家造成不了任何影响的。
“唉,当初就不应该顺应人情。”
陆氏捧了茶在手,并不饮,转而叹道?。
亦安知道?,这是在说官场上至今还在风靡的送妾行为。
其中还有宗室闹出过笑话来。该宗室为了讨好?安王,特意送给安王两个美妾。却不料安王那会儿还不是来者不拒,让道?士算过?八字后,竟然全部退了回去,一时?传为笑谈。
只是亦安并不觉得这其中有什么好?笑之处,为人妾室已是将身家性命交付他人之手,何来笑谈?甚至于作安王府的妾室,至少衣食无?忧。安王为了绵延子?嗣,也不会虐待妾室。而被退回去,其命运如何,就不好?说了。
“母亲又说笑了,往事作定不可更改。再说顺姐儿?合该投生到咱们家来,这一辈子?的缘分注定不可辜负。”
便是看在亦顺的面子?上,江姨娘说到底也是一片为女之心。
想到亦顺,陆氏又叹一口气。
不过?看亦安语气平缓,面色温和,似乎并未受到赐婚旨意的影响。陆氏一时?之间又有些拿不准,难道?永襄世子?的身子?其实并非传言之中的那样差?
似乎是看出了陆氏的未曾说出口的心思,亦安继而道?,“母亲勿虑,便是没有女儿?,圣人这一回,也会在勋贵、高官人家里选出王妃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