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若素
城阳伯教妻子一劝, 自家也静下心来?。想想也是?,若一意往高门里看,也未必能寻到称心如意的。
有陆氏牵线, 城阳伯府和施家, 也很快定下亲事来?。
施夫人?又托陆氏向沈夫人?说和,她瞧中了言欢, 想讨回去?做儿媳。
施夫人?的长子已经娶了吕尚书的孙女, 这?一回到次子身上,施夫人?反倒不那么在意嫡庶了。
于施夫人?而言, 长子是?要支应门庭的,他的妻子自然不能出身太?低。施家虽是?高门大户, 可也是?到施大人?这?一代,才坐到二品高位的。
施夫人?长子读书上又有天分,未来?的妻子不说有所助益, 至少?也不能拖后腿才是?。
而到了次子这?里,施夫人?显然放宽了要求, 只要性情好, 出身清白便可。而沈少?卿又是?精明强干,只是?眼下官位不显而已。再过上几年?,一身官衣未必不能着?紫。
这?也算是?必要的投资。
陈夫人?看重亦谨, 是?因为亦谨是?白家女儿。施夫人?看重言欢,是?因为言欢是?沈夫人?名下唯一的女儿。女孩儿是?如何教养出来?的,以施夫人?的眼光, 自然看得?一清二楚。
如此两?家婚事做定,陆氏倒收了两?份媒人?礼, 这?是?后话不提。
圣人?对亦安的看重,便是?面上, 也足够让一众高官女眷、勋贵夫人?为之侧目了。
九月初一,安王府来?送催妆礼。
这?一看就是?宫里的手笔,亲王成婚,甚个时?候送过龙凤呈祥的玉雕屏风?顶了天一副龙凤玉佩就得?了。这?等到亦安嫁去?王府的时?候,嫁妆排开了,还不知道要摆多长呢。
在大婚之前,娘家照例是?要到夫家去?铺房的。而在此之前,是?要娘家这?边带人?去?夫家丈量房子的。要摆多大的家具,置办多少?器物,都是?根据这?个来?。
亦安之前,亦真?、亦婵都是?这?么来?的。
周家只有周璋一人?,白家这?边,陆氏索性就让做了一整套的家具,从千工拔步床到锅碗瓢盆儿,样样色色都是?新的,就差给?周家重新粉房子了。
周家在亦真?过门前,确实重新刷过一遍漆。不过不是?白家刷的,而是?周璋自己觉得?该粉粉房子。那时?候周璋虽然也是?奉旨成婚,但对亦真?也并没有慢待。
这?也是?后来?陆氏庆幸的地方,亦真?这?孩子自幼便不在父母膝下长大。陆氏虽将亦真?看作亲女,可这?世间万物,又岂能一言以蔽之?
轮到亦婵时?,不必陆氏伸手,彭氏自家就照管得?停停当?当?。单是?做床用的木料,就是?彭氏自亦婵出生后为女儿攒下的。
顾家在京城置办的宅子又大,彭氏置办下来?的家具、器物,没有一样是?多余的。把个新房塞得?满满当?当?,一点?儿多余的地方都没有。
亦宁嫁去?的是?国公府,婆母令国公夫人?就先预备好了清一色的家具,俱是?时?兴样式,再加上陆氏为女儿准备的各色器物,幸亏令国公府库房多,不然这?些东西都没地方搁。
魏家虽然屋子不大,但亦婉的嫁妆样样精致,一点?儿也没落面子。魏夫人?原本想着?亦婉能有陆氏教导,其余的倒也不挑。没想到家里老太?太?一伸手,就给?孙女儿添了五千两?嫁妆银子。
陆氏又肯为亦婉操心,置办的这?些器物,就是?魏家再受恩宠,也没有可挑剔的地方。
等到亦安这?里,圣人?都给?预备齐全了。宗室亲王娶妻,原本就是?皇家给?置办的,只不过这?一次格外不同些罢了。圣人?亲自过问,从宫里库房和自己的私库,拣出了许多精致器物。
什么龙凤纹的黑漆螺钿床,都只是?平常。
而这?一回明面儿上说是?铺房,实际上就是?去?看看布置得?如何,顺便看看王妃惯用的器物要摆在哪里,大婚之前,这?些是?要办妥当?的。
圣人?已经把白家能预备到的东西,全部?给?预备了。甚至于今年?内务府新进的各色香饼,都往安王府送去?了整整二十篓,还都贴了红纸,这?得?烧到明年?去?。
这?些其实都不是?主要原因。
为着?这?一回赐婚,有不少?人?都在背后嘀咕,安王这?身子骨自永襄郡王妃在时?便不怎么好。如今也不知将养得?如何,别等安王妃过门没几年?,就又走了永襄郡王妃的老路……
虽然说这?话的有些是?说酸话,但也有些是?真?这?样认为的。早年?永襄郡王妃为世子遍访名医,那是?没瞒着?任何人?的。这?也瞒不过去?,但王府每年?开销的药材,便是?别家府里的好几倍。
所以这?一回铺房,圣人?也有安白家人心的用意在。总不能安王妃还没过门去?,白家就为这?个心生怨怼。到时?候安王妃不能欢欢喜喜地出门子,到底不是?美事。
安王的身子经宋尚食调养这?些时?日,不说身康体健,却也不像从前那般,动不动就生起病来?。这?也是?圣人?的底气,他总没有把身边人?往火坑里推。
为着?这?个,该去?铺房的那几日,是陆氏亲自过的王府。
等陆氏回来?,面上愁容散了大半。
安王的身子比陆氏想象中还要好,不是?那种说两句话就要喘气的病篓子。面色虽然白些,但并不病态。整个人?看起来?安然自若,并没有哪里不妥当的地方。
如此陆氏悬起来的心放下大半,回去?对婆母说起时?,也感慨道,“许是?安姐儿的时运到了。”
不过只这一回,到底也不能让陆氏放心,往后合安王一起过日子的,到底还是亦安。这也是陆氏对婆婆说起时?口误的缘由,没有称亦安为王妃。
按规矩,既然已经发册,那全家上下就应该改口了。
不过亦安不看重这?个,她自家都不遵守这?个规矩,日日按时?去?给?陆氏和顾老夫人?请安。穆尚宫也不拿规矩劝亦安,左右只在府里几个月,何苦开罪王妃?再者尽孝道本就是?应有之义,家里不曾薄待亦安,亦安自然回之以情。
陆氏回来?没多久,就让蔷薇去?请亦安说话。
屏退左右,陆氏让亦安坐到身前,拍了拍她的手,道,“好孩子,按说你及笄时?便该取字,只那时?宫中选秀,你又到宫里去?做女官,这?便耽误了下来?。如今你又被册为安王妃,照理你的表字,过门后该由王爷去?取……”这?是?古代惯例,女子表字不是?出嫁前,由父母取,就是?成婚后,由夫君取。
取字大多由长辈来?,代表一种美好祝愿。
亦真?、亦宁的表字,就是?陆氏在其出嫁前所取。亦婵是?白成理亲自取字,而亦婉则是?彭氏取字。彭氏作为嫡母,显然有这?个权力。
而轮到亦安时?,因她未来?的夫君是?安王。君臣纲常所系,便是?取字,也要看安王的意思。
不过陆氏今番所言,显然是?不想遵守这?个“惯例”。
“你的婚事家里不能做主,为你取字,便由我,做主了……”陆氏说到动情处,也不由微微哽咽。即便是?亲眼看过安王,陆氏也不能放心。到底安王的人?品心性如何,谁也不能保证。万一亦安走得?是?差的那一步,圣人?年?岁又大了,又该向谁讨公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