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与虚幻的裂缝(1 / 1)

🎁美女直播

摄影者的一部分工作是比大多数人“看”得更热烈。它必须具有新生婴儿或初入未知国境的旅行者那样的眼光,并且保持其敏感及易受感动的特质。大多数摄影家都会不好意思承认他们带有好奇的感觉,可是没有这种感觉,就做不出完美的东西来。

勃兰特关于摄影家眼力的说法经常被人引用。对他来说,怎么观察比怎么表现对象还来得重要:

我们大多数人都太忙了,太忧心、太急于证明自己是对的,以至于不能起而凝视对象。我们看到一件事就相信曾见过它,然而所看到的通常是自己的偏见,或是过去的经验,或是我们的期望。大多数人很少释放自己的思想、心灵,而光是为了“看”本身就有的乐趣去看——我们越是不这样看,事物的本质就会在我们身边隐藏得越久。

No.1 约克郡奥克维特沼地,1944

No.2 维特郡巴勃里堡,1948

简单地说,勃兰特强调直觉,他认为太过于自省反而会阻碍与对象的沟通。直觉正是创作者下意识泄露出来的“心灵眼睛”,唯有它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为了把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内在本质表现出来,勃兰特在暗房大做手脚,把景色原有的层次做了很大的增减曝光,使之呈现高度反差效果——灰色调子极少,黑白分明。勤于各种实验的勃兰特也曾在彩色底片发明时做过试验。他那本最著名的专集《光之影》的初版里,就有几张彩色照片,不过等再版时却又被抽掉了。从此勃兰特就再也不去碰彩色了。他希望自己的影像能够躲避大自然的丰富层次,因而每一次再版时,都要求印刷厂增加反差,且一版比一版有更高的“不黑即白”的调子;不过这种手法往往会让不明究竟的读者以为买到一本印坏的书籍。

不管别人接不接受,勃兰特视“不黑即白”为“似是而非”的主题之最佳语言。评论家布莱恩·坎贝尔对这种风格给予相当高的评价:

勃兰特利用锐利的黑白色调来孤立物体,使它们脱离原有的寓意,并带起一种视觉的兴奋感。他开启了一条真实与虚幻之间的裂缝,并提供给我们一条跨过这条裂缝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