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秦外交策略与边疆治理……”
柳白挥毫写下这一行字,随后将布帛推给扶苏,笑道:“你便以此为题,简单地论述下日后大秦的外交策略与边疆治理问题吧。”
“写文章?”扶苏愣了一下。
他从未想过文章可以作为考查人才能力的途径,在大秦之前,文章多是用于记录亦或是教导后人所用,对于秦人而言,生产方才是首要大事,寻常百姓可不如何读书。
“柳兄,这能成吗?”扶苏一脸狐疑,“这未免有些……纸上谈兵之嫌。”
昔日赵国有将赵括,每每谈及兵法头头是道,可即便“纸上功夫”身后,真正到了大秦进攻赵国之际,赵括不知变通,最终落得个被生擒的下场。
在此之后,纸上谈兵便成了大忌,在秦国内更成了一大笑柄。
眼下柳白如此主意,扶苏不必施行,便知晓在大秦内会掀起何等波澜。
“纸上谈兵?”
柳白嗤之以鼻。
何谓纸上谈兵?
那是缺乏经验的象征。
依柳白之见,赵括实则并没有错,若是能够不那么坐井观天,好生在军中锻炼数年,说不定还当真能够成为一代名将。
只是时也命也,昔日的赵国人才凋零,大秦来势汹汹,自然无多少机会给赵括磨炼自身。
但大秦却是不同了。
别人不知,可柳白却是知晓,眼下的大秦虽说未能完成后世那般的开疆拓土,但论及国力,于世界内已是首屈一指。
对于已然用上了铁器的大秦而言,除了几个西方远古王朝,其余人类大多还处于茹毛饮血的阶段,绝非大秦敌手。
对于强大的大秦而言,自然有充足的资源与时日去培养人才。
纸上谈兵从来都不是全然无能力,而是还未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的经验罢了。
“世间的诸多大事,哪个不是由纸上起?”
柳白言及此处,忽而感觉到了一丝不对。
以他的话来说,那便是他发现了一个“BUG”。
大秦可是无纸的,既然无纸,那么“纸上谈兵”这个词又是如何出现的?
“秦兄,你说的纸……究竟是何物?”
柳白从未压抑住过自己的好奇心,他向来是有问题则问、有话便说的性格。
“柳兄,你这是何问题?”
扶苏面色古怪非常。
此刻他只觉得完全看不透柳白,一个无所不知的天纵奇才,竟然连“纸”是何物都不知道?
恍惚间,扶苏随手晃了晃柳白先前递过的布帛,无奈道:“缣帛便是纸,这布虽不是纸,却也相去不远。”
柳白这才恍然。
原来大秦便是已有了“纸”,只是大秦的“纸”并非后世那般的宣纸,只是用来指代可以用来书写的布帛,只是后世发明了真正的纸后,便将意思归拢到了一处。
“柳兄,我始终觉得你先前所言之法不妥。”
扶苏对“纸上谈兵”之事已是有了先入为主的态度,以至于对柳白所言的“考试”颇为不信任。
但正如以往一般,柳白最是知晓如何打动眼前之人。
“你想……”柳白如梦呓般地言语起来,“天下人皆将其想法付诸纸上,而你……则在他们交上答卷后细细查阅……这叫什么?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