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原产于遥远神秘的印度。遥想当年,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
自此之后,众多来自域外的奇异植物犹如繁星般纷纷被移植到广袤富饶的中原大地之上。
这其中就包括那晶莹剔透宛如玛瑙的葡萄、脆生生甜滋滋的萝卜、外壳坚硬果仁香脆的胡桃、口感清爽的胡瓜、用途广泛的胡麻以及小巧玲珑的蚕豆和圆润可爱的豌豆等等。
甚至连后来成为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的玉蜀黍,也是在那个时候传入我国的。
而据传说所言,罂粟这种美丽却又危险的花朵早在辉煌灿烂的唐代便已经悄然来到了西北之地。
唐代诗人雍陶在路过斜谷时曾留下这样一句诗:“马头初见米囊花。”有些人据此推测,诗中的米囊花极有可能便是那令人闻之色变的罂粟花。
然而,尽管罂粟早早地踏上了华夏大地,但中国人大规模吸食鸦片烟却是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尤其是在那场惊心动魄的鸦片战争爆发以后。
起初,西北一带的人们所吸食的大都是从遥远的广东地区远道而来的洋烟,因其品质优良而被冠以“广土”之名。
不过,由于运输成本颇高加之供不应求,这些“广土”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令许多吸烟者望而却步。
面对如此昂贵的烟价,一些头脑灵活之人突发奇想,他们不惜千里迢迢从广东购得罂粟种子,并在陕西和甘肃等地大胆尝试种植。
经过一番精心培育,这些罂粟终于开花结果。
其制成的鸦片成品虽然在纯度方面略逊一筹,但对于那些早已沉迷于烟雾缭绕之中的瘾君子们来说,无论是味道还是劲头都足以与高价的“广土”相媲美。
更为关键的是,本地自产的鸦片不仅质量尚可,而且价格相对低廉,因此很快便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土”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日益增加。
渐渐地,整个西北地区都弥漫着鸦片那浓郁刺鼻的气味。越来越多的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原本健康强壮的身体逐渐被侵蚀,变得骨瘦如柴、病恹恹的;与此同时,大量劳动力因为沉溺于鸦片而荒废农事,导致当地的农业生产遭受重创,一蹶不振。
曾经淳朴刚健、豪爽奔放的民风也在鸦片的毒害下日渐萎靡,昔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城镇如今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可言。
且说那禁止鸦片一事,可不单单只有马岱一人为之努力,就连马潮轻、左祖棠等一众人物皆在西北地区大力推行禁烟举措。
然而,这其中的困难远超众人想象,尽管表面上看似已经将鸦片种植遏制住,但实际上却仍有不少人在暗中继续从事此项勾当。
要知道,当时抽食大烟者并非仅限于西北之人,而且相比其他地区而言,西北人抽大烟的情况还算较少。
只因明教在此地教律森严,但凡那些对人体有害之物,大多都会被列入禁令之中。
不过,在马岱占据关中之后,并未仅仅局限于针对本地的禁烟行动。
他深知鸦片之害犹如洪水猛兽,若不加以彻底整治,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乎,他毅然决然地将相应政策推广至革命军统治下的地区,力求从根源上杜绝鸦片的泛滥。
在马岱这个后世人眼中,鸦片所带来的祸患不仅深重剧烈,更是能让人逐渐沦为毫无用处的废人;一个家庭若是有人沉溺于此,则必然会导致倾家荡产的悲惨结局;而一个国家倘若任由鸦片横行肆虐,最终必将面临亡国灭种的巨大危机。
正因如此,当马岱得知林则徐当年坚决禁绝鸦片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