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哥,有没有固色剂。”
“固色剂来了!”
“成,加固了再洗。”
萧白先将固色剂,涂上一行字。
然后他开始继续清洁。
丰富的泡沫再度裹上裹脚布。
长长宽宽的裹脚布,再度均匀裹上清洁泡沫。
在地毯清洁仪的缓缓推进下,裹脚布再度涌出大量污泥脏水。
脏水不断被冲刷推开,裹脚布本来的面目,一点点浮出水面。
上泡沫。
冲刷……
再上泡沫。
再冲刷……
明明是百无聊赖的清洁修复工作,却让网友们看得停不下来。
“最近压力有点大,突然爱上看清洗裹脚布?”
“这也太解压了!比看洗地毯还解压。”
“我就喜欢看小红鞋,小白鞋洗地毯,赶海,挤黑头都不看了。”
“脑袋:这啥玩意儿?眼睛:好怪,我再看一眼。手:别!不许划走!”
“哈哈哈,我看主播修复古玩,都觉得很治愈。”
……
冗长的修复清洗,并没有劝退网友,反倒是吸引了大量路人转粉。
治愈强迫症的清洗布料,让人无比解压。
直播间热度暴涨!
终于,萧白提着清洁完毕的裹脚布,送进烘干机。
在烘干机工作时,圣彼得堡的代表,还在和首席扎瓦茨基打趣道。
“古罗马时期的裹脚布,居然能在17世纪做出。”
“估计是17世纪哪位裁缝的仿制。”
仿品。
虽然说仿品也是有价格的,而且还是17世纪的仿品。
如果这位裁缝,是17世纪极为有名的裁缝匠,那这件17世纪裹脚布,还能值个几千美刀。
就连首席扎瓦茨基也点点头,赞同道。
“萧小友,您刚说这件裹脚布是1美刀收的,您能转卖出去3000美刀,可以说是,大漏!”
在他们看来,1美刀,能转卖出3000美刀。
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妥妥的大赚,赢家!
萧白笑而不语。
他打开烘干机。
干净整洁的裹脚布,缓缓拿出。一行隐约可见的字,带着历史厚重的沧桑感,如同一位耄耋老人,在风中缓缓讲述过去的故事。
所有代表惊得瞪大眼,低声重复这行字。
“玛尔塔?”
“玛尔塔……”
“是俄语玛尔塔?”
堪称清秀的字,一看就出自女工大师级手艺。
每个圣彼得堡专家,惊喜地眉飞色舞,惊叹萧白的好运气。
“这么好的女工,一定是个有名的裁缝匠!”
“哈哈哈,我就说,萧小友又捡到漏了。”
“俄语,17世纪的俄国工匠?有哪位姓,或者名叫玛尔塔?听起来,像是农奴的名字啊。”
代表团又开始隐隐怀疑。
中世纪的名姓,自带社会地位阶层。
上流社会的名媛贵族,过半会取更有特色的名字,而不是这类听起来就十分朴实无华的……乡下人名。
就连首席扎瓦茨基,都有些不确定了。
他眼神复杂地沉下眉眼,琢磨。
“或许,只是个普通农家裁缝匠,碰巧做出了古罗马样式的裹脚布。”
只能这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