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几乎要跃出嗓子眼。
衮服,天子十二章!
而这件华服上的绣样,一共有……12章!
写在明代礼制中的评级秩序,揭示了这套补褂的来历。
魔都博物馆长也在看直播间,他激动地深呼吸。
但不管他怎么大口喘气,都无法平息悸动的内心。
故宫博物馆长震惊站起身。
良久后,老馆长笑了起来。
“多少年了,终于寻到了……”
“一百多年,故宫旧年被劫走的衮服,回来了!”
萧白细细的讲述,让隔壁摊主听得云里雾里。
“不是,这位老板,你张嘴就来。”
“那这衣服,到底是谁的?”
明朝,有史记载的帝王16位。
历代帝王都有衮服。
但收藏衮服,得知道具体的拥有人。
陈华裔喊道。
“知道是谁的有什么用?”
“都是大明天子衮服!有巨大的收藏价值就成了!”
收就收藏,管他是谁的衮服。
再说,谁能单凭补褂就看出来,是哪位天子的衮服?
翁家家主眉骨一抽搐。
别再说天子衮服了!
已经很刺激他了。
从他手里打闷包开出的盲箱,居然能开出礼制内的天子衮服十二章?
翁家家主努力保持微笑,但怎么都笑不出来。
他像是被抽干了力气,内心一阵空虚,懊恼地情绪疯狂涌来,气的肝疼。
萧白道。
“巧了,我还真知道是谁的衮服。”
全网激动地眼前一亮。
谁的?
那位明代天子的衮服?
萧白连线了故宫博物馆的老馆长。
电话那头,老馆长已经激动到不行。
他抖抖索索,隐隐颤抖下唇,让萧白检查补褂内侧。
果然,在补褂内侧,印有一行编码。
独属于中文的繁体字编码,正是民国时期“国立历史博物馆”的在陈列编码。
故宫老馆长低哑的嗓音颤抖。
“别看咱们是文明古国,但是有博物馆的时间并不长。”
“自古东方只有私家收藏,而无公共博物馆的概念。”
“在1912年民国蔡教育家的倡议下,国立历史博物馆才在国子监成立。而这条编码,正是国立历史博物馆的繁体字编码。”
国内博物馆的条码很多。
但繁体字的收藏条码并不多。
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游历欧洲,参观了欧洲各国博物馆后,感慨道:“我国之大,以文明自号数千年,而无一博物院以开民智。欧美人每问吾国博物院事,为赧然面赤,奇耻大辱未有甚于此者。”
所以,国立历史博物馆在那一年成立!
但是,筹备期间,馆藏制度混乱,文物保护失当,导致一些文物被盗走。
参与过国立博物馆筹建的鲁迅,在《谈所谓“大内档案”》中感慨:“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
失而复得的天子衮服,重新出现。
国内各大馆长激动到红了眼眶。
故宫老馆长更是主动提出:
“别急,可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