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本来脑中只有一个猜测,还不敢确定。
但经过萧白这么严肃的解释,他们心中已经10成肯定了。
果然,这块茶饼,就是重新压制后的茶饼!
“真没想到啊,萧茶友很早就看出来了。”
“也是,萧茶友要是没看出来,怎么会上手掰?”
“他肯定是看出来了,才直接上手,把属于老茶的部分掰下来。”
普洱茶在储存过程中,随着发酵和降解,茶饼越来越松散,有些完全散开成为散块。
说明当时压制的时候,没有压得很紧,散开是正常的。所以得完全蒸开,重新压制。
重新压制会影响口感,翻压的饼面也会碎,不好看。但是,可以重新售卖。
所以,萧白手里的普洱茶饼。
才会看起来,又陈旧,又新。
陈旧的部分,发酵的气味入鼻醇厚,回甘浓烈!
而新的部分,只是普通3,4年的普洱。
萧白道。
“我有个猜测。”
“这张内飞字迹都模糊了,可见受过潮。”
“但是,普洱茶保存不易受潮,所以肯定茶饼经过什么加工步骤,才会让内飞的字迹模糊。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重新压制。”
内飞有“主人黄文兴谨白”的落款。
饼面却没有留下深凹痕迹。
内飞属于同昌号。
但压制工艺很现代,大部分饼面也是现代普洱的气味。
这就说明——
必有人再加工过!
陈泰斗眼冒精光,他看向萧白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陈泰斗沧桑沙哑的声音,缓缓说出“古董茶”同昌号的故事。
小小的茶饼,如同浮现巨大的虚影,将所有人猛地拉进清末那一年。
“在清末到解放初期,也就是50年代中后期之前,私人商号出品的普洱茶,均以‘号’来命名。”
“黄文兴从小尚武,成年后改名为黄备武,是易武山有名的‘三武’之一。普洱圆茶的内飞就是他发明的。”
周围人一惊。
内飞,居然就是他发明的?
岂不是内飞的创始人?
如果说收集内飞是独一无二的集内飞收藏。
那么必定,要从创始人的内飞收集起!
陈泰斗点点头,继续道。
“黄文兴发明了普洱圆茶内飞。”
“他倚仗叔父武状元的声望,把同昌号茶叶贸易拓展到了老挝、越南等地,将其打造成易武镇赫赫有名的茶号。”
“也就在1949年,那一年,同昌号更名为‘同昌黄记’,茶庄的主人也换成黄锦堂。”
“并且在茶品内飞落款也改为【同昌黄记主人谨白】。”
萧白拿起饼身。
内飞的繁体字迹,模糊可辨认。
“主人黄锦堂谨识……”
正是1949年后,更名后的同昌号普洱!
萧白道。
“我听闻,有茶商会在海外收购内飞,和保存完好的饼身。”
“也是为了保存内飞重新压制,来换个好价格。”
“没想到,倒是被我在茶城撞见了。”
重新压制的茶饼。
一部分属于现代普洱,一部分和内飞属于号级古董茶。
所以,茶室店家才这么有恃无恐,当着萧白的面,公然喊出。
“我这是红标!宋聘号!”
但是,红标虽然是红标。
也是古董茶。
可是,却不是宋聘号,而是同昌号。
经年流转到越南,老挝经销的同昌号普洱,又通过茶商,从海外回收回来,重新压制,被萧白收到手中。
全网粉丝们深吸一口气。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啊!”
“听得我大呼过瘾!”
“我只能说,茶叶收藏界,你们真会玩!”
“重新压制的茶叶,也是有价值的,何况还是古董茶饼,还是被陈泰斗亲自鉴定过的古董茶!”
“这可是内飞发明人,黄文兴的古董茶号出品的内飞,光是这内飞,就值老钱!”
茶叶收藏名家陈泰斗,激动地盯住萧白手中的“同昌号”红标内飞。
他手里紧握的收藏集册,都在隐隐颤栗。
“萧茶友,您的内飞卖吗?”
“我5万求购!”
空气安静。
人群惊得直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