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蜜蜡取丝弦这是要开大(1 / 2)

🎁美女直播

金陵张家斫琴师苦苦追寻的国宝,突然落在萧白手里,他心情极度复杂。

“萧先生,这把琴收的挺贵吧。”

萧白点点头,确实心痛。

“贵。”

看到他这样痛心的表情,金陵张家斫琴师长舒一口气,脸色也轻松许多。

贵,是应该的。

这可是古代四大名琴之首的焦尾,汉末大家蔡邕的名琴。也是他们张家苦苦追寻好几十年的国宝级古琴。

若是便宜,他反倒是心态要崩。

金陵张家斫琴师心态平和了,萧白加了句。

“得500万呢。”

他声音不大,但传在金陵张家斫琴师耳朵里,惊得瞪大眼,脑袋嗡嗡的响。

才500万吗?

这价格,就算折合去古代,也买不到东汉时期名臣、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名琴!

更何况,蔡邕作为蔡文姬之父,曹操的恩师,光说名人BUFF就叠加了3层!

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艺术家。

蔡文姬之父。

三国曹操的恩师。

四大名琴之首!

足足4层BUFF叠加的焦尾琴,居然只用500万就买到了?

金陵张家斫琴师惊得频频深呼吸,差点心态都崩了。

他看着萧白波澜不惊的模样,他表情变幻不定,五官拧巴成一团,觉得心都在滴血。

萧白看了他一眼,奇怪道。

“张师傅觉得便宜?”

金陵张家斫琴师表情僵住了,尴尬。

他明知道萧白不会转卖给他,但心里就是觉得遗憾,觉得为什么花500万买下的人不是他?

偏偏是萧白?

金陵张家斫琴师定了定神,继续修补桐木制版。

在修补过程中,他忍不住赞叹。

“普通蒸发干燥,会使木头发生裂纹,保存时间缩短。只有采用现代的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即升华干燥,方可使沉船或文物近似永久保存,且几乎不会变色,不会变形。”

“别看这两块铜板外表狼狈,但里层是干燥的,说明得到妥善保管。”

“或者换句话说,在桐木发生裂纹,或者湿润腐烂前,已经被萧先生买下,妥善保管。”

国宝级桐木损毁,金陵张家斫琴师比谁都痛心。

但好在,板材看起来像是被人故意破坏,然后以木材的形式运往海外,里层没有腐烂裂开。

金陵张家斫琴师吹捧了萧白一句,萧白也笑道。

“张师傅才是修复琴第一人。”

“古琴修复和新琴不同,漆面和灰胎更薄。您为了防止外面的灰胎和漆面,伤到古琴的古韵,把修补桐木干燥后,稍微降低厚度,让琴音更通透。”

“再用热水铺油布,让灰胎迅速干燥,略掉破皮在晒干的过程。”

萧白一边看着修复过程,一边讲解。

全网听得一知半解,但修复爱好者,和古琴修复师都狂热了。

居然是这样吗……

原来,金陵的修复技法,真的和国内其他修复方式不同。

板材厚度故意降低,来获得和原材料同等通透的音色。

不仅要获得千年前焦尾的形制,更要音色互通。

全网忍不住眼前一亮。

就连金陵张家斫琴师都惊异地“咦”一声。

他想不到,萧白一个做直播的,居然对古琴修复还有研究?

更难得的是,别人不知,但他心里十分明白,萧白说的是《斫琴图》批注中的话。

魏晋之后批注本消失,只有《斫琴图》原图,这份技术除了他们金陵张家代代相传,无人知晓。

萧白又是从哪里知道的?

金陵张家斫琴师看萧白的眼神,带着赞许和探究,他发现看不透这个年轻人。

“萧小友,看不出你还懂古琴。”

“那你倒是说说,我该给这把修复后的焦尾,配什么琴弦。”

好琴配琴弦,还得妥帖才能衬托出千年前的通透音色。

现代琴弦大多用的是钢弦,也就是尼龙包裹金属弦。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琴家吴景略先生与相关人士所研制,现已广泛用于今天的古琴练习与演奏。

钢弦的特点是余韵长、音色干净、价格便宜、寿命长。但还有一种流传古韵的传统琴弦,叫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