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位鉴定师们理所应当地觉得,萧白知道“离俗”的赵国字体,因为是路上故宫陶老馆长告诉他的。
但此刻,陶老馆长表情也是变幻不定,眼底十分复杂。
离俗?
他也是头一回看见。
至于字体是不是离俗,因为古文字过于冷门,他还得翻阅文献才能确定。
张鉴定师抬头看了眼陶老馆长。
作为合作时间极长的两人,会有种默契。他只是一看陶老馆长,立马眼底疑惑。
“陶馆长,您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两个字?”
“不错,一路上萧小友都没有打开木牍盒。”
陶老馆长很实诚。
话音落下,每个鉴定师内心都咯噔,颤了一下。
连故宫陶老馆长都需要翻阅古代字体文献的赵国字,萧白居然扫了眼就看出来了?
这年轻人眼力毒辣不说,涉猎的知识面得有多广阔!或许,他的成就,假以时日,就连陶老馆长都将及不上!
鉴定师们还在伏案用放大镜仔细辨别,萧白不想让直播间冷场,已经对着镜头道。
“这本,书名是《离俗》,但它还有个更让人能记住的名字。”
“我们中学时代就学过,还考试都背过。”
粉丝们一愣。
这本书,还有名?
每个人中学都背过?
还考试默写过?怎么可能?
难道是句子很火,书不火?
萧白悠悠念了几句。
“极则必反,盈则必亏。”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熟悉的文言文,瞬间将网友拉进中学苦苦背书的时代,全弹幕区大惊。
“我敲!我真的背过!”
“中学语文课外读物!”
“涸泽而渔我知道,居然是出自这本古书?”
“我的妈,太炸裂了吧!我就看个鉴宝直播间,死去十年的中学语文突然攻击我?”
更多人好奇地抓耳挠腮。
这本古书到底是什么?
究竟是什么?《离俗》这书名,一点都没听过。
但如果出了这么多著名的文言文,还在九年制义务教育背诵过,这本不应该是冷门的小众书?
到底是什么?
突然,张鉴定师猛地一拍大腿,虎躯一震。
“我知道了!”
又一名鉴定师恍然大悟:“我也知道了!居然是这本。”
陶老馆长笑而不言。
“都知道了?小王你说说这本。”
突然被点名的小王,年纪最轻,从业时间也最短。他尴尬地挠挠额头,哼哼唧唧一个字都没蹦出来。
他知道……知道个屁!
谁特么能知道这么怪,又这么著名的冷门书?
萧白看了他们的反应,内心哑然失笑。
记性太差,该回炉重修。
陶老馆长命人从藏品库取了一件长串编号的藏品,走到萧白面前。
萧白低头一看,内心情绪潮水般汹涌。
果然在这。
看来,他把5本木牍带来故宫博物馆,带对了。
故宫陶馆长将手中的木牍,同萧白带来的5份沉甸甸的木牍并排放在一起。
原本截然不同的陌生木牍,瞬间出现微妙的联系。
十几位鉴定师倏地瞪大眼。
张鉴定师更是深吸一口气,强烈的惊讶让他急促深呼吸,脑子都快炸了。
“《吕氏春秋》!”
四个字被喊出来,他的声音并不响,但顿时偌大的会议厅来回震荡。
四个字像是洪钟,被狠狠敲响,在每个人脑中嗡嗡的震。
全网粉丝惊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