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虎符不是虎是兔(2 / 2)

🎁美女直播

可以说,虎符两半合一,加上印信,就能调动军队!

萧白对镜头道。

“虎符盛行于战国、秦、汉时期。但历史上也有很多没有虎符而成功发兵的情况,尤其是西汉前期的藩国最为猖獗。”

养兵练兵者皆为藩王,故藩王们都能轻松发兵,才有了:西汉吕太后死后,齐王刘襄的起兵叛乱,汉文帝时济北王刘兴居的起兵叛乱。

历史有遵守虎符,也有不遵守虎符,但虎符在东方历史上依旧有帝王权势的神秘色彩。

网友们听得津津有味,直呼“涨知识了!”

但更多人同鉴定中心站在一起。

“这是臆造品吧?”

“不是虎造型啊。”

“兔子?”

萧白拿起卡地亚30年代手工制作的皮带,露出中间的铜鎏金银兔配饰。

配饰雕刻造型是银兔。

与其说是虎符,更像是现代仿造设计工艺品,兔子符。

鉴定中心会长眼神很复杂。

十几名鉴定师也脸色精彩,他们内心暗暗打鼓。

就是臆造品!

就算天皇老子来了,这也是臆造品,哪里有虎符军令符变兔子?

萧白细细摩挲银兔的雕刻,眼神温柔的像是看向美丽的恋人。

他低沉的嗓音悠长。

“确实是虎符,谁说虎符只有老虎造型?”

一句话,把所有人问懵了。

鉴定中心会长愣愣地瞪大眼。

首席鉴古师紧张地咽了咽喉,呆呆张了张嘴。

这问的就好像在说:谁说金币只有金子做的?

谁说铜币一定是铜做的?

每个鉴定师内心炸开锅,骂娘:

“你猜!它为什么要叫虎符?”

不是老虎造型的符,还能叫做调兵遣将的虎符吗?

这时候,故宫博物馆陶老馆长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沧枯老手颤抖地翻开千年前的古老典籍《说郛》。

《说郛》古籍流传千年,经过修复后纸张上的字可以辨认。

修复师惊讶地看着陶老馆长,翻开《说郛》,翻到其中的一篇《朝野佥载》。

修复师按捺不住好奇,忍不住扫了一眼。

但只这么一眼,让他惊愕地心口狂跳。

“及唐初为银兔符,以兔子为符瑞故也?”

“馆长,虎符居然是兔子?”

陶老馆长笑道。

“唐朝初年,唐高祖为避其祖讳,将虎符改成兔符,后又改成鱼符。”

“鱼符使用制度就更加完善了,除了有用于调兵遣将的鱼符,还有用来表明官员身份的‘随身鱼符’。”

陶老说的话,和直播间萧白的声音同时重叠。

两个声音在屏幕内,屏幕外,同时翕动唇瓣,念出同一句历史,让修复师眼光一亮,内心十分佩服。

修复师内心钦佩,又暗暗惊讶,萧白这才什么年纪?居然能和陶老馆长知道同一件古籍里的同一句话。而且陶老馆长有古籍《说郛》在手,萧白直接背?

这份记忆力怕是连陶老馆长都不能及。

直播画面里,萧白笑道。

“《说郛》里的一篇《朝野佥载》,有一句话:及唐初为银兔符,以兔子为符瑞故也。”

“谁说虎符只有老虎造型?”

“虎符到了隋代被改为麟符。而到了唐代,唐高祖为避其祖李虎的名讳,又将其改为鱼符或兔符,甚至龟符。到了后世它逐渐演变成令牌等物。”

军令虎符,有老虎,也有麟,鱼,龟,兔,还有普通造型款的令牌。

奇特的军令虎符历史,让全网大呼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