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宋明稚的心,比石头还硬。
他转身收走起架上的闲书,坚定道:“殿下绝非废物。”
说着,便将视线落在了《治世方略》之上:“……齐王殿下气度非凡,才智过人,定然不会是等闲之辈。殿下若不信,不如试着背背看。”
同时满怀期待地朝他看了过去。
慕厌舟绝望道:“这怎么背得过。”
宋明稚显然是对此早已有了准备。
他又不知道从哪变出了一张纸来,真诚建议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元九:“噗,咳咳咳……”
慕厌舟:“。”
日色西斜,远处升起了袅袅的炊烟。
慕厌舟垂眸看了一眼《治世方略》。
半晌后,尝试着做起了最后的挣扎:“现在已是戌时了,要不然这样?我们先用晚膳吧,用过晚膳之后,再谈什么读书的事。”
说完,还不等宋明稚有反应,他便转身朝元九道:“去,吩咐膳房送——”
岂料话还没有说完……
就被宋明稚打断道:“殿下,不必麻烦。”
今日的晚膳,他早有所准备。
话音落下后,宋明稚便转过身去,将守在门外的侍女叫了过来。
继而恭恭敬敬地朝慕厌舟道:“殿下,我已让‘酌花院’里的厨师,为您准备好了晚膳。”
慕厌舟眼前一亮:“是吗?”
他的话音还未落——
徽鸣堂外,便于此刻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穿着一身月白色罗裙的侍女,端着一个食盘,走到了桌边,朝二人行礼道:“殿下,王妃,这是今天的夜宵。”说完,便俯身将食盘中的东西,摆在了厅内。
见到晚膳,慕厌舟瞬间来了兴趣。
他一边朝着长桌旁走去,一边道:“酌花院里都是西域名厨,也不知道,今晚他们都准备了什——”
云纹长桌上摆着一只金碗。
碗底錾满了花枝,乍一眼看去华丽无比,但是仍然改变不了,碗内只有稀粥的……事实。
养尊处优·齐亲王·发自肺腑地问:“这都是什么东西?”
宋明稚认真解释道:“回殿下的话,这只碗中是菰米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养为先’殿下既然患有胃疾,那便更要时时注意才可以。”
齐王登基后推行仁政、体恤民情,担得上“明君”二字。
在宋明稚看来,作为皇帝,慕厌舟唯一的遗憾,便是身体不佳,导致驾崩得太早、太突然。以至于在他驾崩以后的短短三年时间里,崇京城内便因为夺位,而发生了数次宫廷政。变。
——殿下近来虽然是装病。
但是根据史书之中的记载,他的确一直都患有胃疾,似乎就连驾崩都与此有些关系。
因此,除了备书以外,宋明稚还特意吩咐酌花院里的厨师,为他准备好了晚膳,在学习的同时调养脾胃。
如今,殿下胃疾尚轻,一切仍有希望。
慕厌舟于宋明稚期待的注视之下,坐在了长桌边,他不禁难以置信地问:“所以我今晚就吃这个,一点的肉都没有?”
宋明稚纠正他道:“还有果品。”
说着,便走上前,为他端来了长桌边的果盘。
身为亲王,慕厌舟大概从来都没有吃过这样的晚膳。宋明稚看到,他艰难地拿起了汤匙,又艰难地放回了长桌之上。片刻过后,终于叹息道:“要不然,我还是去看《治世方略》算了。”
闻言,宋明稚的眼前瞬间一亮。
慕厌舟:“???”
不等宋明稚再次开口,他连忙拿起了手边的汤匙:“我开玩笑的。”说完,终于迅速用起了今日的晚膳,同时,麻木地点评道:“索然无味。”
而见此情形,宋明稚也于思考后赞同道:“读书虽然重要,但比不了身体,书稍后再看也好。”
此时,夜幕已经悄然降下。
徽鸣堂的东次间之中,还堆满了没有来得及看的书籍,面前更是只有清粥小菜。
慕厌舟不由轻叹了一口气。
他终是忍不住道:“爱妃关心本王,本王很是感动。”
“但是……要不然,你还是让我继续在角落里慢慢地腐朽好了。”
宋明稚没有回他话。
而是默默地叫来人,挑亮了书房的盏盏烛灯,用实际行动,展示了自己的答案。
徽鸣堂另一头——
目睹全程的元九,终于忍不住蹙紧了眉头:“奇了怪了。”
王妃今日又有何目的……
他究竟是想趁此机会,留在徽鸣堂,监视齐王殿下,还是想看殿下到底能忍到什么时候,才会露出破绽?
总不可能真的是为了让殿下读书吧!
……
慕厌舟真的读了一整夜的书。
-
“咚,咚,咚——”
府院外,更夫打着梆子走过长街。
转眼已是三更天。
侍从送走宋明稚,回到了徽鸣堂中:“启禀殿下,王妃已经回院。除此之外,方才还有一事……”
慕厌舟放下了笔,随手端起酒盏道:“何事?”
侍从压低了声音:“礼部的康大人,有意将他府上二小姐,送到王府里当侧妃。”
亲王的正妃历来皆由皇上钦点赐婚,如今见齐王娶了一个男人留不下什么子嗣,朝廷中迅速便有人,萌生了其他的心思。
慕厌舟手指一顿,示意他退下。
元九随即走上前收拾起了桌案,同时苦着一张脸问:“殿下,王妃布置的《治世方略》明日还继续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