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增多相关统计的吏员,则需要很谨慎地衡量,在当地的产出之上增加这么多的吏员,是否是百姓所能承担的。
不过这都是长久治理要考虑的事情,眼下自然是顾不上的。
穆明珠夜半不寐的时候,也曾一闪念想到过这一点,只是她没想到王长寿竟然也提前看到了存在的问题。
她仔细看着王长寿。
却见青年已经换下了短打扮,着一身青色的长袍,只是仍旧一脸的络腮胡子,几乎长到与鬓发相连,叫人看不清他的面容,只能看到毛发之间那一双精光闪烁的眼睛。
穆明珠最初用他,只是因为在焦家田地中,这位青年主动寻求了机会,而她当时正好要用勇武有力的年轻人。
但是这一个多月用下来,穆明珠发现这个山野中冒出来的“王八”,非但做事有眼色、有手段,而且胆大心细、谋划长远,好好栽培,是个能担大事的人才。
穆明珠道:“此事本殿也在考虑,不急于这一刻解决。”她收了正色,看着王长寿一笑,忽然道:“整日只见你的胡子,不见你的人。本殿倒是有些好奇了……”
王长寿微微一愣,却立时躬身笑道:“奴也觉得如今跟在殿下身边做事,总是一脸大胡子不像样子,今晚回去便剃了去。”
穆明珠见他如此知情识趣,微微一笑,又转向静玉,道:“你是什么事儿?”
静玉自从扬州一战赢了之后,就一直眉飞色舞,今日却有些蔫蔫儿的,上前来,先看了王长寿一眼。
王长寿会意,道:“殿下,那奴便下去处理田地划分一事了。”
穆明珠虽不知静玉是何事不好当着王长寿说,却也没有阻拦王长寿退下,又道:“可需要林校尉回避?”
静玉这才开口,道:“不、不必……”他低下头来,道:“奴不想当着那王长寿说,只是不想丢脸罢了。”
“这么说来,是私事儿?”穆明珠问道。
静玉抬起头来,眼巴巴望着她,满面愁容,道
:“殿下行行好,救救阿念吧。”
“阿念?”穆明珠想起昨日静玉拉着静念来见自己的模样,道:“他怎么了?”昨日看着那静念虽然形容枯槁,但神色还是正常的,她还教两人写了一句经文,只是没继续下去,就给萧渊拉着去了庆功宴。
静玉叹气道:“奴也不懂——就坏在殿下教他的经文上,如今他是饭也不吃、觉也不睡,一心要做真和尚去了……”
穆明珠略有些诧异,转念一想又觉情理之中,便道:“所以?”
静玉顿足发急,道:“哎呀,怎么能去做真和尚?”
穆明珠笑道:“怎么不能做真和尚?”便譬如从前的右相萧负暄,还在济慈寺出家做了和尚呢。
有些人是在尘世中活明白了,转入佛门之中过另一种活法;有的人是在尘世之中太痛苦了,所以遁入空门远离红尘。
穆明珠对静念的印象其实不深,对静玉的印象深一点,而静念似乎总是躲在静玉身后,像是一道安静的影子,也不怎么说话。但是显然在两人经历的苦难中,静念的接受能力比静玉要差许多。静玉就像是一株野花野草,不管是风霜雷电、还是烈日当空,他总是蓬勃生长的,哪怕是在石头缝里也能汲取到养分。与之相比,静念的生命力就要弱一点,没有那么野性。
“可是……”静玉没想到公主殿下竟然是赞成静念遁入空门的,一时愣住了,说了一个“可是”,却不知接下去要怎么说。
穆明珠解释道:“人跟人不一样。他既然有向佛的心,是他与佛有缘。如果佛能渡他经过这些苦痛,你不该拦着他,是不是?”
“可是……”静玉低着头,忽然哽咽了,眼圈也红了。
穆明珠微微一愣,在他强忍不愿示人的泪水中,隐约有些明白了。或许静玉在外是野性蓬勃的,但可能比起静念对他的依赖,他才是更依赖静念的那一个。果真如他所说,他与静念自幼一同长大,后来在焦府又多了阿生、阿香两人,谁知道变故之下,阿生与阿香相继离世,只剩了
他们两人。如今静念遁入空门,静玉尘世之间便再无亲故了。他这样的出身,自然也难寻父母家人。
倒真是,孤零零一个人了。
静玉仍低头忍泪,口中强笑道:“殿下教奴,奴便明白了……不拦了,奴也拦不住……”
穆明珠见他如此,倒是不落忍,便安慰道:“他就算是做了和尚,你们也不是从此不见了。大明寺那个住持净空不是死了吗?正好静念去做新的住持。”她下意识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恰好原本扬州那位崔别驾也有心做和尚,正好可以让静念在大明寺守着他……”
静玉微微一愣,略有些迷茫道:“崔大人也要做和尚?”做和尚这么好吗?
穆明珠想着要樱红传的话,也不知那崔尘是何反应,点头正色道:“那崔别驾主动要求做和尚,本殿还不给他住持之位呢。如今看在你的面子上,本殿才要静念去做住持……”
静玉点点头,他也不知为何,得知静念要做和尚,便觉悲从中来;可忽然之间静念升成了住持,好似就不是做和尚,而是去做官了。
静玉重又喜气洋洋起来。
穆明珠看在眼里,腹中暗笑,又道:“你可得告诉静念,要好好做和尚的功课才行,若是本殿听到什么不好的风声,这住持说不得就换人来做了……”
静玉忙道:“不会的,不会的。阿念跟奴的性子不一样,最是勤勉的,做和尚也是最用功的和尚……”为了帮他情同家人的静念保住“住持”之位,倒是连自己的本性也出卖了。
穆明珠忍笑,老神在在道:“唔,本殿姑且信你一回……”
一时静玉退下,穆明珠才露出笑容来,看向仍候在一旁的林然,道:“怎么?”一般人来见她回话,都是正事说完便相机退下了,主动留下来的,都是还有别的事情。
林然微一犹豫,道:“下官听闻大梁骑兵南下犯边……”
穆明珠微微一愣,没想到他提的是正事儿,敛了笑容,道:“确有此事。”她想到当初在建业公主府中,林然误会她要他做面首,主
动要求效仿父祖上阵杀敌一事,便问道:“怎么?你想领兵上阵,往北边去?”
林然恳切道:“下官的确有此志向,不过……”他望着穆明珠,道:“下官是想劝殿下同去。”
穆明珠真来了兴趣,搁下茶盏,道:“你要本殿领兵北上?”
林然道:“是。”他推心置腹道:“殿下此时回建业,实在危险……”
穆明珠要回建业的决定,没有对任何人透露,就算是萧渊也只是因为熟识而有所猜测。但就算她什么都还没有公布,明眼人却能够从她的举措中看出她的倾向。如果她想要在扬州长久占据下去,就不会安排这么快划分了田地,遣这些士卒回家种地,成为普通的民众。如果她要在扬州坚守下去,城防上的巡逻就不会减少、城外的工事就不会撤掉……
自扬州城一役胜后,穆明珠的种种举措都说明,她无意在扬州城长久占据下去。
这些动向是让朝廷安心的,却也是让跟随她的人悬心的。
看出这一点的自然不只是林然一人,但是有这份赤诚与忠心同穆明珠说明的,却也不会有太多人。
林然正是其中之一。
穆明珠眸色深沉,望着林然,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林然舔了舔发干的嘴唇,道:“下官要说的,都是大逆不道之言。只是下官这条性命乃是殿下所救,若是这些言语触犯了殿下,殿下要割了下官的脑袋,下官也没有话说。”他见穆明珠没有阻拦,便又道:“从前废太子就是因为动兵,丢了性命。殿下虽然是在扬州城动兵,但罪过也不会小,哪怕有千万般的理由,都要看陛下是否愿意相信。如果殿下真的手无兵权,回了建业,一旦陛下不能信任,那么结局不外乎或死或囚。自然,殿下与陛下乃是母女情深,下官也只是揣测而已。此前殿下与鄂州、南徐州兵马争斗之时,朝廷几番诏书,都是严厉斥责。如今见殿下胜了,便和缓了言辞,不过是要骗殿下回建业的手段……”
穆明珠眯起眼睛来,林然所说的推测,其
实她又如何不知?只是若她果真与母皇相争,反倒是让一旁的谢钧渔翁得利了。
而大周内部四分五裂,却正是给了大梁可趁之机。
她,当以大局为重。
林然又道:“如今大梁骑兵南下犯边,于殿下而言,正是绝佳的机会。若殿下领兵北上,一来不用放开兵权、沦为鱼肉;二来果真退敌有功,也能平息朝中议论。”他跪下来,道:“下官不知根底,不过是从下官所能看到的事情上妄自揣测,若有冒犯之处,还请殿下责罚。”
穆明珠垂眸看着他,伸手去扶他,微凉的手指搭上青年滚烫的手腕,稍微用力,道:“你说得很好。本殿作甚要罚你?”
林然微微一愣,顺着她指间的力道起身,心中一松,轻声期盼道:“那殿下……”可要采纳他的谏言,领兵北上?
穆明珠蹙眉,沉声道:“你的谏言很好。不过此事需从长计议……”她转眸看向窗外沉沉的落日,道:“容本殿再思量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