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面色淡漠,那封厚实的信好似一块烤红的烙铁一样烫在他胸口。
“不必请我。”齐云淡声道:“诸君自便。”
军中风气素来如此,若要整顿,也不是在大敌当前的此刻,也不能由他这个初来乍到的中郎将出面。而以他离开大帐前之所闻,如果原定的计划没有变,那么白驰、刘肆等人负责的,乃是敢死队式的任务;在死亡阴影前的一夜狂欢,若非他们自己愿意克制兽
性,旁人似乎也无可置喙。
白驰仿佛就在等他这一声拒绝,立时大笑,拍着刘肆的肩膀,道:“瞧瞧!人家中郎将大人岂能跟咱们这等粗汉一样……”
齐云迈步走开。
他其实清楚应该怎样与白驰、刘肆这等人打成一片,父亲留下来的秘籍中有写,他办差这二年也曾亲见。如果要接近一个人、融入一个团体,最好的办法就是与之“同流”。譬如对方好赌,那就跟着他赌;对方爱嫖,那就比他还爱嫖;对方粗俗不羁,那就比他还要污浊不堪。如此不出十天半月,以其癖好相接近,便能迅速取得其信任喜爱,终至于被对方引为知己。
只是……太脏了。
齐云抬头望去,只见秋日的天空碧蓝无垠,几缕纤细的白云托举着天空,愈升愈高,一队展翅的鸿雁从云层下自东而西飞来,不知它们是否看过建业的好秋景。
韶华宫中的各色菊花开好了吗?竹山送去的甜李子,有呈到那人案前吗?如今陪伴在她身边的,又会是谁呢?
建业城朝中的人都知道,四公主穆明珠近日身边陪伴着的,都是“算盘”。
自从穆明珠从南山书院调走了一批擅长算经的学子,那公主府中打算盘的声音,便好似上古大洪水时期的落雨一般,再没停下过。
“好家伙,我这一进门还以为走错了。”宝华大长公主满头珠翠,一袭粉衣,走到殿内,带起一股香风,笑道:“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这公主府改成朝廷的账房了。”
穆明珠请了宝华大长公主前来,从繁杂的财政核算中抽出身来,笑道:“姑母别怪我。本该是我过府去探望姑母……”
宝华大长公主摆摆手,有些新奇地扭头看向侧间——隔着影影绰绰的帘幕,可以望见侧间里堆得满满的账簿。
“你如今揽了差事,忙着呢。”宝华大长公主漫不经心道:“前阵子暑热未消,我也一直闷在府中,这次出来走走也好。”她转眸看向穆明珠,笑道:“听说你从南山书院带走了二十多个学子——怎么?”她笑得若有深意,“姑母送了你两个,你觉出好处来了?一次带走二十多个,啧啧……这才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穆明珠乖巧听她调笑,知道这位姑母的兴趣就在这一方面,倒是也不必解释她是为了厘清财政。
“说吧,这次请我来是要做什么?”宝华大长公主施施然在窗下坐下来,又笑道:“我知你孝敬我,是不会叫我也献金出来的。”
宝华大长公主所说的,正是穆明珠前几日上奏的一项提议,要在外就封国的五名皇子也都献呈金银,共纾国难。
宝华大长公主这一开口,看似玩笑,其实也就堵**穆明珠讨钱的路——听着这满府的算盘声,穆明珠如今又领了总理后勤粮草的差事,很容易便叫人以为穆明珠是要“讨钱”的。
穆明珠亲手给宝华大长公主斟茶,笑道:“我岂敢叫姑母献金?”
人跟人的境界不一样,有的人有万千奴婢,良田无数,如宝华大长公主这般的,若是花费在她心爱的貌美郎君身上,又或是花费在她喜爱的歌舞排演上面,那真是一掷千金也毫不顾惜;可若是要她拿一分一毫来给朝廷、给军用,那可就是要了她的命。而与之相对的,有些贫寒百姓,连自己吃用都还成问题,遭逢家国有难,却愿意倾囊相助。
世上的人,本就是如此不同。
“那要我来是做什么?”宝华大长公主懒洋洋道:“听你这满院子的算盘声,也不像是请我来赴宴玩乐的。”
穆明珠笑道:“我想姑母了不行么?”她故意埋怨道:“我这一趟去扬州,险些丢了性命,好不容易回来了,想见姑母一面,偏偏又给事情拖住了走不开,只能请姑母过府一叙……”
宝华大长公主看着她,摇头笑道:“受不住了吧?我就说陛下给你这差事,乃是要治你的——怎么?要姑母往陛下跟前,去给你求求情?”
穆明珠笑道:“不敢不敢。好容易母皇消了气,姑母这一去求情,万一再勾起母皇的火气来……”
“你也太小心了。陛下脾气是极好的……”宝华大长公主笑道:“”真不知你们这些孩子们怎么一个个都怕她,见了陛下就好似见了猫的老鼠……”
皇帝穆贞在宝华大长公主面前,自然是万千包容,脾气极好的。
因为当初皇帝穆贞借宝华大长公主之力,先是固宠,后是登基。等到了现在,宝华大长公主于皇权无碍,皇帝穆贞更要待她这个开国皇帝之女倍加优容,以此安抚周氏旧臣。
宝华大长公主至今所见的,都是笑脸相迎的皇帝穆贞。
“是……孩儿们胆子小。”穆明珠又同宝华大长公主说笑几句,这才转入正题,低声道:“不瞒姑母,这次侄女侥幸捡得一条性命回来,母皇也颇为怜惜,因知侄女不喜从前那桩赐婚,便答应给解除了这婚约。”
宝华大长公主来了兴致,身体前倾,笑道:“这是好事呐!我早就跟你说了,这谈情的郎君呐,貌美俊秀其实还在其次,关键是要知情识趣、乖巧可人。那个齐云啊,美则美矣,但性情太冷,又管着黑刀卫那摊子事儿。这么一个人,回府之前说不得刚在审讯室里拿火钳烙过人,如此一想,岂不是兴致全消?陛下对你的心意是好的,只是……”她说话也不避讳,道:“陛下心思都在朝堂上,身边虽也有过那么几个侍君,但不曾懂过这里面的妙处。姑母跟你说的,才是至理名言呢!”
穆明珠听宝华大长公主说到“知情识趣、乖巧可人”这八个字,忽然心中一动。
若是在从前,这八个字跟齐云自然是不沾边的。
可是扬州一行,林林总总的相处之中,齐云算不算得上“知情识趣、乖巧可人”呢?
她想起少年乖巧闭着眼睛、任她亲吻的模样,想起他轻颤的睫毛、绯红的耳尖,想起他给蜜蜂蜇肿的脸颊……
少年大约还算不得“知情识趣”,但“乖巧可人”定然是有的。
穆明珠忍不住要笑,然而想到她与齐云现下的关系,笑意还未绽开便消散了。
“姑母说的极是。”穆明珠轻声道:“只是这趟从扬州回来,齐都督也算救了我一命。如今他在前线御敌,我却要跟他解除婚约,难免有些……”
宝华大长公主笑道:“心里过意不去了?这有何难,你给他送两名美婢过去便是。”
“美婢?”穆明珠从没想过这个法子,甚至在脑海中都很难把美婢与齐云联系在一起,她本能地抵触这个想法,淡声道:“这侄女却不曾想过。”
宝华大长公主也没有在意,笑道:“若是还觉得过意不去,你或是赏赐他多多的金银,或是帮他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助他平步青云……”她撇了撇嘴,很现实地点评道:“你是陛下唯一的女儿,齐都督失了这桩婚约,可再寻不到更好的了。我劝你啊,就别想着补足齐云的损失了——补不足的。你就捡着自己能做的,随手做两件事情,心里稍微能过得去便是了……”
穆明珠听了这番话,才发现非常诡异的,她在解除婚约的过程中,竟不曾想过齐云在权势上可能受到的损失。好像她潜意识里认为,比起在权势上的损失,齐云更在意的只是这桩婚约本身——而她又是从哪里得来的这印象呢?他在长江北岸的扬州城外,分明选择了转身离开、手握兵权。
宝华大长公主伸展着手臂,站起身来,笑道:“不管怎么说,这对你来说是桩大喜事!从前我那驸马还活着的时候,虽然也管不了我,但总是碍手碍脚的。直到他一病**,我这日子才算快活起来……”
穆明珠微微一愣,道:“姑母当初不喜姑丈?”
宝华大长公主洒脱一笑,道:“不喜欢,也不讨厌。其实我当年情窦初开的时候,喜欢上了道观里一个眉清目秀的小道士,给我拉到帐幔后面胡来的时候,红着脸念清心咒的模样,我到现在还记得。”
“那怎么……”穆明珠没想到宝华大长公主还有这么一段年少情事。
宝华大长公主叹了口气,道:“后来这事儿给昭烈皇帝知道了,气得不行,要杀那小道士,好在给我母后劝住了。最后他们想了个法子,叫那小道士背了行囊,带了一队人,出大周往西,去沿途的国家弘扬道教去了。我呢,到了年纪,便在父母同意的郎君中,选了一个看起来还算顺眼的嫁了。”她说到这里,忽然嘻嘻一笑,看着穆明珠道:“改日给你送个貌美的小道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