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剧情中,楚王趁着耶律洪基北上行猎,陡然在南京发动叛乱,攻入了辽国上京,控制了太后、皇后和妃子数千人,抓住了耶律洪基御营士兵的亲属,以50多万的绝对优势兵力,包围了耶律洪基10余万御前亲卫。
按说,楚王的胜算,十足十,但没想到,萧峰此时加入了耶律洪基的阵中。这契丹英雄一出手,万军从中,生擒了楚王和皇太叔,将一场注定惨烈厮杀的辽国内乱,消弭于无形!
但杜预想要的结果,显然不是这样。
他要的是耶律洪基与耶律涅骨碌,将辽国一分为二,南北对峙,惨烈厮杀,最好能杀得辽国元气大伤!
于是,他便伪装成萧峰模样,让耶律涅骨碌吃个大亏!
耶律涅骨碌这样的人,被打成猪头,对萧峰的印象,该会极深,更会发动力量,不惜一切,报复萧峰。
萧峰一旦进入耶律洪基的阵营中,必然会引起耶律涅骨碌的高度重视。关键时刻,萧峰要擒贼擒王,突袭耶律涅骨碌,便没有这么容易!
别小看这些微的改变,历史上,有多少关系一国命运的重大事件,是由小人物的蝴蝶效应引发的?
一颗萨拉热窝青年射出的子弹,开启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颗同情南方势力戏剧演员的子弹,终结了美国最伟大的林肯总统性命。
耶律涅骨碌若被萧峰如此殴打,还提不起重视,那只能说明这楚王实在烂泥糊不上墙,杜预也只能认命。
在降低了萧峰突袭楚王可能性同时,他还削弱了楚王的力量。否则,楚王以50万大军威逼耶律洪基的10万人,双方实力对比悬殊,打不了几天,便会楚王得胜。
因此,杜预当众点破了楚王的计划,一方面提醒耶律洪基,一方面逼迫楚王提前发动反叛!
楚王反叛来的越早,准备越不充分,而耶律洪基收到消息后,必会有所提防。何况杜预还逼迫楚王,交出了巨额的军资作为赎金?
如此一来,在杜绝了萧峰擒贼擒王可能的同时,还将楚王的势力,削弱一部分,让双方的实力,拉平一些。
杜预难以预测,自己的一番布置,到底能起到何种后果。如同预料那样,导致双方势均力敌,不得不进行拉锯战,还是破坏了剧情原有平衡,导致耶律洪基或耶律涅骨碌某一方迅速获胜。
他无从得知,只能按照设想,竭力去改变剧情。
同时,为了防备万一无法完成最终的任务,他要抓紧最后的时间,收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