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纪纲把目光投向了京城那些破旧不堪的街道。
这些街道年久失修,不仅影响百姓的出行,也有损京城的风貌。
纪纲出资招募了大量劳工,开始对这些街道进行修缮。
修缮期间,他每天都会亲自到施工现场监督。
只见纪纲头戴斗笠,身着朴素的衣衫,穿梭在劳工之间,时而拿起工具比划着,时而与劳工们交谈。
“大家辛苦了!这街道修好了,以后大家走路就方便多了,咱们可得把这活儿干仔细了。”
纪纲拍着一位劳工的肩膀说道,脸上堆满了关切的笑容。
劳工们受宠若惊,纷纷应和。
“纪大人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您真是心善,为我们百姓着想啊!”
纪纲笑着点点头,又从怀中掏出几锭银子,递给劳工的领头人。
“兄弟们都不容易,这些钱给大家买点酒肉,好好补补。大家加把劲,等工程结束,还有重赏!”
劳工们拿到钱,欢呼雀跃,对纪纲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与此同时……
每天清晨,天还未亮,纪纲就来到粥棚,亲自为灾民盛粥。
他一边盛粥,一边与灾民们嘘寒问暖。
“老人家,您慢点喝,不够还有。最近身体咋样?”纪纲对一位颤颤巍巍的老人说道。
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多谢纪大人啊!要不是您,我们这些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了。”
纪纲看着老人,一脸真诚地说。
“这都是陛下的恩泽,我不过是奉命行事。大家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
为了扩大影响,他还命人在粥棚周围张贴告示,上面写着朝廷对百姓的关怀,把自己描绘成皇帝爱民的得力执行者。
告示上的言辞恳切,让不少百姓看了对朝廷的感激之情又多了几分。
此外,纪纲时常带着随从深入民间,走访各个街巷和村落。
每到一处,他都会主动与百姓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
在一个小村庄里,纪纲走进一位农户家中,看到农户家中简陋的陈设,他不禁皱起眉头。
“大哥,你们生活太艰苦了。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我一定想办法解决。”
农户激动地说:“纪大人,我们这村子的灌溉水渠坏了,农田都快干了。您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
纪纲立刻拿出纸笔,认真记录下来,说道。
“大哥,您放心,我回去就安排人来修。一定不会让大家的庄稼受影响!”
农户感激地连连道谢:“纪大人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啊!”
纪纲这一系列举动效果显着,百姓们对他感恩戴德。
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时常能听到百姓们对他的称赞。
“纪大人真是个好官啊,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实事。”
“是啊,有这样的官,是咱们百姓的福气。”
在百姓心中,纪纲逐渐树立起了“清廉好官”的形象。
而朝廷的名声也因他这些看似为民谋利的举动而有所好转,不少百姓对朝廷的怨言也少了许多。
喜欢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