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之考证(1 / 1)

历史的真面目 刘统 762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朱德扁担”的不同版本

20世纪60年代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本有一篇《朱德的扁担》,我们都能背诵: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红军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爬山。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大家劝他不要去挑,他不肯。有个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连夜赶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文章写得很朴实,表现了朱德与红军战士同甘共苦的优秀品德。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的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在我面前背课文:

朱军长找来了毛竹,亲自动手削了一根新扁担,还在扁担上写了八个醒目的大字“朱德扁担,不准乱拿”。

我说:“背错了。”孩子说:“课本就是这么写的。”我就想:怎么语文课本也知道与时俱进呀,历史故事还能改来改去啊!

《朱德的扁担》原作者是朱良才上将。这是他写的一篇革命回忆录,最初发表在1958年出版的《星火燎原》第一卷。全文如下:

要守住井冈山,粉碎敌人的围攻,除了构筑工事、练兵以外,还有一宗大事就是储备粮食。可是井冈山上产粮很少,只供给山上的群众还不够,部队要吃粮、存粮都得自己下山去挑。因此,在井冈山上的那些日子,“挑谷上坳”便成了我们的一项经常工作。

从井冈山上到山下宁冈的茅坪,上下足有五六十里路,山又高,路又陡,着实难走。每到运粮的那天,我们天一亮就出发,赶到装粮的地点,有的用箩筐担,有的用口袋背。用具不够,有的同志索性就脱下条裤子,把裤腿扎紧,满满地装上两裤腿,往肩上一搭,这样挑的挑、背的背,翻山过坳,直到天黑才回山。

那年,朱德同志已经四十多岁了,他也跟大家一道去。他穿着双草鞋,戴顶斗笠,挑了满满的一担米,和战士们一道爬山。大家看到朱军长整夜整夜地计划作战的大事,白天还要参加劳动,生怕累坏了他,便劝他不要挑;又讲他不过,只好把他那根扁担偷去藏起来。本来,藏扁担的同志以为这样一来朱军长就可以休息了,哪知道朱军长却另找来了一根扁担,并且用柴刀把扁担削平,写上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从此,他的扁担再没有人“偷”了,同志们挑米的劲头也更高了。同志们还编出了这样一首歌子:“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合力,粉碎敌人‘围剿’。”每当挑米爬山爬累了的时候,大家就用这歌子互相鼓励。

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教育着全军每一个人,更激发了同志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问题又来了,朱德扁担上变成了五个字。同一条扁担,怎么会有三字、五字、八字三种说法呢?

后来我到了井冈山,纪念馆里陈列的红色文物,有朱德的扁担。上面写的是八个字,“朱德扁担,不准乱拿”。细心的同志突然发现:那个“乱”字是个简化字。那个年代可没有简化字啊,这是怎么回事啊?

这些疑问引起我的好奇。我觉得有必要刨根问底,考证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