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正在商议对策时。
忽然又有士兵前来禀报,说军营不远处来了一小队秦军士兵,他们手持新三令牌,一路。闯破数道关卡,直奔军营而来。营帐内的三人对视一眼,眼中皆有疑惑。为首之人开口道:
“且先让他们进来,看看到底所为何事。”
不多时,这小队秦军士兵进入营帐,单膝跪地。其中一人双手呈上令牌并说道:
“将军,我等奉新王诏令特意来此请将军带兵符回城授命……蒙恬听了看了一眼他们,
“什么,你们是授那位新王之命,这兵符可大王亲赐的,只有大王之令才能调动。你们还是回去复命吧。就说本将军抗旨不从。”说完。正起身离开时。
突然,又一名风尘仆仆的士兵前来禀报,他面色凝重,额头上还挂着几滴汗珠,显然是一路疾驰未曾停歇。进入营帐后,他来不及擦拭汗水,便赶忙向将领禀报:“启禀将军,近日我方细作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探得长城外那一股匈奴的消息。他们妄图以奇袭战术攻打我方!而且据可靠情报,他们已经在我军前行的方向,那一处山谷之中布下了重重兵力,就等着我军自投罗网啊!”
说完,信使双手呈上一封密函。坐在帐中的将领听闻此言,心中一惊,连忙起身接过信件,然后走到案几前,小心翼翼地展开信纸,逐字逐句地仔细查看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越皱越深,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
扶苏和孙建一看,他们也束手无策。因为军中之事,变化莫测。若判断失误定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所以二人便悄悄的退了出来,还有那几个秦军士兵,带着新王的命令想收回蒙恬将军的兵权。
此时,站在一旁的谋士见状,也好奇地凑上前去,与将领一同看完了这封信。看完之后,谋士略微思索了一番,然后缓缓开口道:“依属下之见,此番情况不容乐观。敌军既然敢如此布局,想必是有所倚仗。我们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贸然前进恐怕会落入敌人的陷阱之中。眼下之计,唯有改变战略部署,方可化险为夷。”
然而,另一位副将却显得有些担忧,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将军,此消息究竟是否属实呢?会不会是敌方故意使出的反间计,想要扰乱我们的军心?”
一时间,众人都陷入了沉默,整个营帐里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过了好一会儿,为首的将领猛地站起身来,他环视了一圈周围的人,然后高声说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但无论这消息是真是假,我们都不能坐以待毙。当务之急,应先派遣一队精明能干之人,速速前往前方山谷一探究竟。倘若消息属实,那我们便可顺势而为,将计就计;即便这只是个虚假的情报,我们也能够提前做好应对之策,以防万一。你们几位,皆是军中翘楚,此次探查任务就交由你们负责。务必小心谨慎,快去快回!”
得到命令的几名秦军士兵齐声应诺,随即转身离去,准备执行这项艰巨而危险的任务。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营帐内的气氛再度变得凝重起来。三位将领围坐在一起,开始针对当前局势细细谋划下一步的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