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已经开始吃了,只有他的泡面是正常的……那一锅是什么黑暗料理啊!拉面煮活虾煮海参炖燕窝黑松露救啊啊】
【我宣布,李斯的厨师生活体验之旅得分为0~!】
【妈啊这情节走向真的正常吗】
【我算懂了为什么这新综艺第一期刚播就这么火了】
【还没开始正式体验我就已经笑吐了我错了不该用它下饭的下次还敢】
【y1s1,李斯还挺戳我萌点的谁懂】
……
白荇讶然发现,不知不觉中,弹幕已全被“李斯”占据。
第56章对味了
当代社会中,娱乐方式层出不穷,综艺节目作为其中之一,大多是在人们吃饭时候、或得空闲暇找点乐子会选择观看,所以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综艺,娱乐性都是要占据首要位置的,即便是科普类综艺,干巴巴的科普也没人会喜欢看的。
那么对于参与综艺的嘉宾们而言,“综艺感”这种很玄学的东西就是决定着他们是否适合吃这碗饭的重要因素,甚至没有之一。
娱乐圈中,有很多无论是自嘲还是被黑、总之头上会顶了个“综艺咖”头衔的艺人们,虽然这名头说出来不太好听,毕竟谁家正儿八经出道的艺人会甘心只做个“综艺咖”?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是有真材实料的。最起码在综艺这领域内,占有一席之地的人必有一技之长。
相对的,素人嘉宾们的综艺感就更玄学了,多数时候一个处理不当,就会显得刻意,事倍功半地折戟在追求综艺效果的路上。比如“聪明”,会变成“精明”,“钝感”会成为“木讷”,“认真”会和“较真”划等号,连“不服输”都会变成“输不起”——虽然有的甚至只有一个字的差异,但却是从褒义直接大反转成为了不讨喜,这两极之中的度,对于一个新人来说,实在是很难把握。
但也有些人,似乎生来就适合综艺。
所有的东西在碰到他的时候都自动变成了综艺效果——如果让阅综艺无数的老观众来点评,那《模拟人生大会·1》第一期中的李斯,无疑就是这种“先天综艺圣体”。
无论是他在参加综艺的时候还要抽空学习的“认真”,还是那份即便顶着一脑门子问号也仍旧听取同事的指派去做着本不该自己做的事、哪怕自己并不擅长的“老实”,再或者是所有人都在热火朝天地抢镜头试图在大众前努力表现自己时、他却自己一个人抱着泡面碗暗戳戳吨吨吨顺便看热闹的“质朴”,就连那不怎么打理而显得有点乱的头发和完全与当前场景不融的大裤衩拖鞋,都多了些“接地气”的“率真”,可以说是buff叠满了。
当然,知道这些看似先天实则全非如此的,也就只有工作室的几位。
节目已经播放到丁博远等人愕然对着锅里的一团浆糊发呆、再到他们从实在看不下去的摄影处得到“这位并非工作人员而是嘉宾”的消息后彻底失去表情管理,场面彻底陷入死寂,尴尬蔓延。
此时,本该被误会而恼火尴尬的主人公、李斯,却像是摸不着情况发展到哪里了一样,茫然又老实地开口:“啊,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