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战国(6)(2 / 2)

可是,长平之战后的赵国,在P210,就完全不同了。

赵国积存的大量物资,完全可以从西线划拨至北线,而哪怕在长平之战最紧要的关头,北疆的部队,都没有被成建制的大量抽调。

换句话说,李牧此次述职,是希望说服赵庭,增加物资和人力供给,对匈奴进行一次大规模作战。

面对燕魏等国的压力,长平的40万赵兵,就绰绰有余了。

平原君原本并不准备这么早就见李牧,现在的李牧将军,还只是个年轻的,善于防御作战的将军,有点像是一个大军区的司令长官,但在军事委员会,有很多人的级别都比他高。

可是近期作战的,只有北疆。

公元前260年的李牧有一头浓密的头发,少许的短发从发鬓露出来,在邯郸,是没有人这样做的,那显的太粗犷。

但在李牧身上,却刚刚好。

他的骨架匀称,或者说,像是个学者,但常年的边疆生活,让他的肤色黑且粗糙,但却并不影响人们对其的感官。

平原君则根本顾不上。

他强忍着坐立不安,等在席子上,冲着李牧笑笑,道:“我听说你们最近打了个胜仗?如何?”

在此之前,李牧几乎没有胜仗,按照某些人的说法,他用了足有数年时间,进行坚壁清野——这也许同样是军事史上的一次革命,匈奴人找不到吃的,但当然能知道喝的,可是抢劫不成,连续数年的抢劫失败,让匈奴人在骄纵的同时,的确受到了削弱。

李牧原本以为他还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多时间,才能有机会储备足够的物资(他奏请赵王,将税收等一切财政权利收入自己的驻军公署,充当军饷),寻求对匈奴的主力决战,但长平之战后,赵庭的军事重心显然偏转了。

秦国不足惧,但函谷关也不易攻伐,魏燕更多的是恐惧,赵国君臣,迫切的需要一个新的战略重心。

李牧很自然的准备了一次胜利,用以换取军事支持。

平原君原本并不看重北疆。大赵需要一个安全的后方,但不一定是对匈奴的胜利,现在的情况,他就很满意,而在他的计划中,新的一轮军事进攻,应该至少在三年以后,而不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结束的三个月后。

李牧的想法与他不同,故而平原君一直拖着不见,现在,由于黄宣,他的观点完全改变了。

平原君问起最新的胜仗,这是李牧早就准备好的,他稍稍沉吟一下,就道:“上个月,我们集结了……”

只听了片刻,平原君就急不可耐的打断李牧的话,道:“你们抓到俘虏了吗?”

“斩首4000余,俘虏匈奴和其部属2万余人。”李牧颇为骄傲的回答。

在赵国对匈奴的最大一场主力对决中,李牧消灭了对方十余万机动部队,现在的成功,更多的是政治上的成功而不是军事。

平原君长长的舒了口气,道:“青壮的匈奴有多少人?”

“8000人左右。”李牧不明所以的道。

平原君点点头,道:“现在在哪?”

“北疆。”李牧正色道。

赵胜沉思了片刻,道:“李牧将军!”

“是。君上。”

“你立刻赶回北疆,我要你想尽办法,俘虏更多的匈奴青壮,最好是士兵?”

如果是另一个人,也许就会执行命令,但李牧没有,他想了片刻,眨眨眼睛,缓缓的道:“因为智贤君?”他用的是猜测的语气。

平原君并没有生气,反而满意的道:“没错,你可以将你需要的东西列一个清单,然后留下两名裨将在这里,我会派遣人,用最快的速度押运物资给你,但是,一定要快。”

“是。”李牧并不觉得贩卖人口有什么问题,他在北疆时,也长干这样的事情,相反,能够一展才华,寻找匈奴主力作战,是他毕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