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带着李诵和百官来到近前,然后示意文武百官按官阶高低分成左右两班,像标枪搬插在朱雀大道两侧,然后翻身下马。
负责引导的兵部侍郎卢杞和几个小吏都愣住。
乐工也下意识停止吹奏,李晟、郭曦也懵了。
甚至于连王臣也愣在那,李适这是要干啥子?
众目睽睽之下,李适缓步走到王臣马前,然后一伸手就从王臣手中夺过缰绳。
看到这,李晟、郭曦、卢杞、乐工、文武百官还有观礼的百姓顿时一片哗然,圣人这是要给冠军大将军牵马坠镫?
古往今来何曾有过这等场景?
一国之君竟给大臣牵马坠镫?
王臣自己也吓了一跳,妈耶,你学谁不好,干吗学十全老人给兆惠牵马坠镫?
不过说起来也挺巧的,兆惠最大功绩就是平定新疆一百九十万平方公里国土,然后凯旋回到北京时,十全老人亲自充当马夫给他牵马。
而且兆惠最后还善终,不像年羹尧被赐死。
只不过,王臣是绝不会让李适给他牵马的。
这种事对李适而言好处多多,圣君形象一下就立起来了。
但是对王臣而言却有害无益,白白落个“狂悖”的骂名,而且不可避免的会招来皇太子李诵的嫉恨,没见李诵的小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王臣可不觉得李适会比他长寿,记得李适活了六十多岁?
这样的话,当李适驾崩的时候,他王臣也就五十岁出头,跟李诵还要当至少二十年的君臣,所以不能给李诵留下一个跋扈的恶劣印象,免得打起来。
郭曦还有身后随行的马燧、朱滔、高崇文、高玄泰、郑乙、杜岳等一众武将则是满脸的羡慕之色,圣人对驸马都尉的恩宠真前无古人。
不过,驸马都尉配得上这等恩宠,他值得。
只有李晟急得朝王臣连连使眼色,你小子快下马,下马啊!
就在李晟急得快忍不住先下马时,王臣终于一翻身跳下马。
李晟见状也赶紧翻身下马,然后郭曦、朱滔等也纷纷下马。
“欸,你们怎么都下马了?”李适赶紧示意王臣回到马背上。
李晟唯恐王臣说错话,赶紧抢着说道:“史记有云,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圣人与太子尚且徒步,臣等何敢纵马?”
“不,这是你们应得的礼遇!”李适口中说的你们,眼睛却看着王臣一人,“你们替大唐扫平边患,镇压河朔三镇并削除割据藩镇,于大唐于朕,恩同再造!鉴于此,朕理当率太子以及百官替你们牵马坠镫,迎接你们入城!”
李适看上去决心已定,实际上他的态度也十分坚决。
顿了顿,李适又说道:“诸位爱卿还请上马,朕领着你们进城,献俘阙下!”
李诵也上前一步再对着王臣长揖到地,诚恳的说道:“侄儿恳请姑父上马!”
“诶?太子快快请起!”李诵的这一声姑父把王臣整不会了,这是什么情况?
然而李诵却不肯起身,反而俯身更低,口中只是不停的重复:“请姑父上马!”
李适见状也笑着说道:“爱卿,太子为人谦逊敦厚且至仁至孝,你若不上马,他是断然不会起身的,难不成你想让太子一直长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