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采访(2 / 2)

🎁美女直播

王成似乎正在摆弄着东西,林勇敲了敲门,“王教授。”

“哟,这不是林警官吗。”王成抬起头来,看向林勇身边的陌生人,仔细打量着,“这位是。”

丁承笑着说道,“王教授您好,我是之前和你联系的丁承。”

“噢,丁警官是吧,请坐。”王成指了指旁边的沙发,学生们小心翼翼的抬起头来,看向来人。

王成偏过头看向学生,“看什么呢?好好做你的课题。”

学生们又埋着头继续做课题,心中还在说着不看就不看,这么凶做什么。

不过他们也只敢在心中想想而已,真要是王教授生气,还指不定会怎么样呢。

坐在沙发上,丁承有些拘束,他将公文包打开,拿出一叠东西,“王教授,这是我儿子的证书以及他平时的成绩之类的。”

王成拿着证书看了一眼,随后又看着成绩不住的点着头说道,“确实挺不错的。”

想了想,王成又说道,“今年初中数学竞赛的题目挺困难的,很多高中生乃至于大学生都做不出来,他能获得全国二等奖已经很不错了。”

说道这里的时候,王成停顿了一下,“丁警官,你儿子有没有兴趣往数学上继续发展?比如说参加高中数学竞赛?”

“可?可以吗?”

丁承有点紧张,但他的面上挂着笑容,任由谁听说自家儿子其实做得很不错,大概都是会开心的。

“当然可以,既然有天赋,我觉得还是不要浪费比较好。而且如果能够拿到名次,还能保送临江大学的数学系。”王成笑着说道,“他什么时候有空,让他来一趟临江大学吧,可以见见。”

“王教授,真是太感谢了。”

王成罢手,“没关系。”他看了一眼林勇,笑着说道,“既然是林警官的朋友,这点小事我还是能够做到的。”

丁承点着头,和王成聊了许久的时间,这才说道,“王教授,要不今晚我请您吃个饭吧。”

王成看了一眼林勇,林勇无所谓的耸肩,“看你,王教授。”

“我倒是没什么事情。”王成跟着丁承一起离开。

丁承很好奇的说道,“对了,王教授您是怎么认识青妍的?”

“陈副教授吗?”王成笑着说道,“都是同事,怎么会不认识,况且他们经管学院很多东西都是需要和我们数学系合作的。”

丁承点头,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情。突然丁承小声的询问,“对了,王教授您认识陈冉吗?”因为对方是教授,所以丁承很是尊重。

王成看向林勇,那个模样仿佛是在询问林勇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若是以前,丁承肯定能发现不对劲的地方,但是现在丁承没有多想,也就没有发现不对劲的地方。

林勇冲着王成使了个眼色,用唇语说,“图书管理员。”

王成会意,于是笑着说道,“好像是我们学校图书管理员吧。”

他又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林勇,有些心疼丁承,教授又开始忽悠人了。

丁承点头,也就没有继续说话。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陈冉每天都待在家里,基本上没什么事情可做。方耀武和李睿两人也不来。好在家里很是暖和,方耀阳每天又早出晚归,陈冉在家里除了上网查阅文献和资料之外,就是思考关于粘性不可压缩流体动量守恒的运动方程的问题。这方面的文献和资料有不少,陈冉没有打算直接动笔,而是在思考着应该如何解开。

他需要先构思好,然后在慢慢解开。这个过程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陈冉也不着急。

等方耀阳回家的时候,看见陈冉正缩在被窝里看着文献和资料,他的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媳妇儿,起来吃饭。”

陈冉抬起头来,看见方耀阳正站在床边,他很是疑惑的说道,“这么早就回来了?”

“不早了。”方耀阳掀开被子,“这都要晚上八点钟了。”

“咦。”陈冉轻轻咦了一声,时间过得真快,他还记得下午看书的时候,才一点过,怎么突然就已经晚上八点了。

起床洗漱之后,跟着方耀阳一起去吃饭。

吃完饭,陈冉回到房间继续看文献和资料,方耀阳开始收拾。等到快要十点钟,方耀阳这才上楼,洗了个澡。

“媳妇儿,要不休息一下?”

陈冉摇着头,“别闹,我在看一会儿。”

“恩。”

知道陈冉的注意力全都在文献上,方耀阳不吵不闹,拿着书本也开始看了起来。陈冉已经和别人约好,明天进行专访。到时候央电的记者会来家里,所以刚才方耀阳打扫很久,就是想要把家里里外外都打扫一遍。

看了好一阵子之后,陈冉放下手中的文献,“今天就到这里吧,在看就不礼貌了。”

“啊?”方耀阳一脸懵的看向陈冉,将文献和资料放在一旁,陈冉缩在被窝里,方耀阳伸出手将他抱在怀里,“想睡觉了?”

“恩。”陈冉点头,方耀阳也放下手中的书本,将灯关掉。陈冉在思考的时候,他尽量不会发出任何的声音打扰陈冉的思考。

关于粘性不可压缩流体动量守恒的运动方程还有很多问题都是急需解决的,陈冉闭上眼睛,正在思考着应该如何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

大脑很活跃,想法也很多,但都被陈冉给一一否定。看来光是想是不行的,过几天得动手了。

睁开眼,看见方耀阳抱着他睡得正香,陈冉不由得有些好笑,不行了,看着方耀阳睡得这么香,他也想要睡觉了。

清晨,陈冉神清气爽的起床,方耀阳已经离开家去上班了。因为是约的下午,所以早上陈冉没什么事情可做。他出门来到母亲家里,打算蹭个午饭。罗明秀看着陈冉坐在沙发上,很是无聊的模样,“干嘛呢?”

“妈!”陈冉有气无力的说道,“我正在思考问题,不要打扰我。”

说着,陈冉抬起头,看着天空中的云朵。

顺着陈冉的眼睛看向天空中的云朵,罗明秀没忍住敲了敲陈冉的脑袋,“我看你在发呆吧。”

“怎么可能。”陈冉振振有词的说道,“我正在思考粘性不可压缩流体动量守恒的运动方程,你看天空上的云朵,那就是湍流。”

“……”罗明秀白了陈冉一眼,“这孩子完了,读书读傻了。”

王卫北因为知道是陈冉来,打死也不愿意出门,罗明秀也就没有让他出门玩。再加上天气又开始变冷起来,王卫北虽然身体还不错,但终究是个孩子,不出门更好一些。

“我说小冉。”罗明秀坐在陈冉身边,一边摆弄着刚买回来的新鲜蔬菜,一边说道,“你丁师兄的儿子马上要去临江大学附属中学读书了。”

陈冉回过神来,“小熠啊,这么快吗?”

“是啊。”罗明秀笑着说道,“小熠可是初中数学竞赛全国二等奖呢。”

陈冉的嘴角抽了抽,“妈,你是不是忘记我当年是初中数学竞赛全国第一名还是高中数学竞赛全国第一名以及IMO大赛的冠军。”

“好汉不提当年勇。”罗明秀瞪了陈冉一眼,“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

“我现在怎么了?”陈冉很是不解的说道,“没什么啊。”

“还没什么呢。”罗明秀瞪了陈冉一眼,“你没事儿就在家里待着。”

“可我是教授啊,没什么事情不在家里待着我去干嘛啊。”陈冉继续说道,“小熠数学很好诶。”

“那可不是。”罗明秀拍了一下陈冉的脑袋。

陈冉嘟囔着,“别拍脑袋,拍傻了。”

“你不会傻的。”罗明秀好笑的说道,“你也是临江大学的教授,小熠也和你玩得好,以后要多多教小熠知道吗?你丁师兄从小就对你这么好。”

陈冉摸了摸脑袋,撇嘴说道,“妈,我知道了,我又不是傻子,谁对我好,我清楚得很。”

“你还清楚得很呢。”罗明秀好笑的说道,“行,你知道就好,我就是给你说一声。我琢磨着你也是数学系的教授,看能不能给小熠补课。”

“我?”陈冉指了指自己,随后摇着头说道,“还是算了吧,我要是给他补课,我猜他一定会崩溃的。”

“你又没补课,怎么知道人家会崩溃。”

不是陈冉自傲,丁熠刚上高中,真不适合跟着他一起学习,现在丁熠就连最基础的数论问题估计都不能解决,让他去叫丁熠,那就是在降为打击丁熠。

孩子肯定会直接崩溃的,没必要,完全没必要!

陈冉想了想对母亲说道,“算了吧,我现在去教小熠,那就是让他对数学产生不好的情绪,等以后他能拿到高中数学竞赛一等奖的时候我在教他吧,当我学生也可以。”

“你小子,还摆谱。”罗明秀好笑的继续整理着蔬菜,这些事情她也不太懂,既然陈冉都已经这么说了,她也就不再多说。

吃完饭,陈冉就溜溜达达的回了家。罗明秀在家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她又打算重新开餐馆,不过这次似乎准备在江东区大学城那边拿下门面,陈冉也给了一部分钱,说是入股,让母亲好好干。

刚回到家,陈冉休息了一阵子,正拿着文献和资料要继续开始研究湍流问题的时候,门铃声响起。陈冉下楼,走到门前,打开门,是一个看上去很是成熟的女人站在门外,身后还有人拿着器材。

成熟的女人率先开口说道,“陈院士您好,我是央电的记者,姓杨,之前跟您联系过。”

“哦。”陈冉点头,“进来吧。”

走进客厅,记者整理好东西,询问陈冉,“陈院士,需要化妆吗?”

“不用。”陈冉摇着头,他也不是明星,需要以一个良好的面貌来面对他的受众群体。

再说,他的精神也不算萎靡吧,也不至于到了需要化妆的地步。

“那么,陈院士,我们的采访待会就正式开始了。”杨记者开始给陈冉解释起来,过了好半晌的时间,等器材全都弄好之后。杨记者笑着对陈冉说道,“陈院士,我们现在开始进行采访。”

陈冉但是很淡定,轻轻点头,“好。”

杨记者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的看向陈冉,展露出职业的笑容,“陈院士您好,我知道您是华国科学院的院士,据我了解,您应该是最小的院士。是06年的时候入职华国科学院的对吧?”

陈冉想了想,杨记者的这个问题还真把他给难住了,他确实忘记自己究竟是什么时候进入华国科学院的。

“应该是吧。”陈冉有点尴尬,“我也忘记了,我对这些事情不是特别的关心。”

杨记者依旧用职业的笑容看向陈冉,拿着话筒对陈冉说道,“陈院士,您在06年到时候多少岁?”

“大概应该是十七岁吧。”陈冉想了想,“如果是06年的话,我应该是17岁的时候成为华国科学院院士的。”

“我知道您在05年的时候,是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得主,您当时的课题是?”

“强电统一理论。”陈冉直接了当的说道,“当时的课题就是这个,是一个关于物理学和数学上的课题。”

“您的强电统一理论,不仅是获得了我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了院士增补名额,甚至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据我了解,您做的课题全名是强相互作用力与电磁力的统一理论。而且您在05年的时候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您是我国第一位诺奖得主,获得诺奖的时候您有什么感觉吗?”

“感觉?”陈冉想了想,“额……获奖不过如此。”

杨记者职业的笑容差点崩坏,听听看,这是人话吗?什么叫诺奖不过如此?多少人想要获得诺奖都不行,你给别人来一个诺奖不过如此,你是怎么想的?

“请问,您除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外,还有获得过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奖章吗?”

“诺贝尔化学奖算不算?”

杨记者的嘴角微微抽搐,随后用职业的笑容说道,“当然算。”

“还有菲尔茨奖。”

杨记者点头,“事实上,还有很多观众可能不清楚菲尔茨奖是一个什么样的奖项。”

“菲尔茨奖是号称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是数学界最具有含金量的奖项,并且只颁发给四十岁以下的数学家,每四年在国际数学会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给四年内最具有对数学最具有突破性贡献的数学家。”杨记者说道这里有些动容,“您当年获得菲尔茨奖的理由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解开了困扰数学界数十年的顶尖数学难题。”

“是,千禧年大奖难题之一。”陈冉说的云淡风轻,但旁边的杨记者却没有陈冉这么淡定。

那可是千禧年大奖难题啊,杨记者专业的说道,“或许还有观众不知道什么是千禧年大奖难题,但换一个说法,大家就知道陈院士解决的数学难题究竟是什么样的难度,世界七大数学难题。”

“也可以这么说吧。”陈冉很无奈的说道,“其实也没有多困难,不是有手就行的事情吗?”

杨记者动容的表情逐渐崩坏,她是真的服了陈院士。这也能装杯!

不过或许对于陈院士而言,确实是有手就行的事情。她不由得感慨,对于他们而言,千难万难的事情,对于陈院士而言,居然是有手就能做出来。

“您也是第一位获得菲尔茨奖的华国学者,那么您对于华国以后的有什么期待吗?”

陈冉想了想,“期待么?事实上我也不太清楚,我只希望大家能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实在是太为难他了,让他说什么啊!他真不知道应该说点什么好。

杨记者点点头,“陈院士,我记得您是十五岁的时候取得的博士学位,并且在灯塔国的普林斯顿大学担任过讲席教授以及数学系的系主任,您觉得我们国家的大学和其他国家的大学有什么诧异吗?我们和其他国家的大学差距在哪里?”

“差距肯定是有的。”陈冉想了想,这个问题他可以好好回答一下,“事实上,不仅是硬件上的差距,软件上的差距也很大。就比如说我以前在灯塔国的时候,普林斯顿大学的学术氛围特别好,不管是研究什么样的学术问题基本上都是能够通过并且有人资助的。但在华国,很多时候,不少理论性的研究确实不太受到重视。当然我也很清楚,华国落后其他国家很多,实用性的科学能够帮助华国快速的发展,但我希望的是国内也可以多重视一下理论性的研究。毕竟没有理论性的科学研究,只能一直跟在别的国家后面。”

杨记者露出笑意,“陈院士,您可以告诉大家您是怎么学习的吗?您看,您十五岁的时候已经在国外担任教授,我很好奇您当时是怎么学习的。”

“学习么?”陈冉不在意的说道,“大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吧,如果没有兴趣的话,我也不会研究数学。在很多人看来,数学是非常枯燥的,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我倒是觉得数学很有趣。当然,物理和化学也同样很有趣。”

杨记者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位国宝级的学者并没有传闻中的那么难以接触,她现在是不是可以问一下其他的问题,“陈院士,您可以告诉我们当年您求学的经历吗?”

“很长。”

“可以简短一点。”

“哦,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我是数学竞赛全国第一名,保送进入的京大。去了京大之后,发表了一篇论文,被曼彻斯特大学的康斯坦丁教授看上,邀请我和他一起进行石墨烯的研究。当时他询问我是否愿意留在曼彻斯特大学继续攻读,我拒绝之后,他给普林斯顿大学发了一封信件过去,我就去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且顺利的取得博士学位,在那边待了几年的时间,我就回国任教了。”

“我听说您在国外的时候待遇非常好,那么请问您为什么要回国呢?”

陈冉看向杨记者,他笑着说道,“如果我说是为了国家,那肯定是在说假话。”

杨记者没有表情,似乎正在等待着陈冉的回答,“事实上,我是因为更喜欢华国的生活方式,可能我更喜欢熟悉的环境,在国外那几年的时间,我确实不太喜欢。”